2025年09月02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企业而生的“最小单元” 值得被点赞

  ■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说起社区,很多人能想到的就是我们身边的城市社区——“家长里短”可以找社区、要事咨询可以找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看见。

  近年来,一种新型社区也正在冒尖,被不少人津津乐道。这类社区就是为企业而生的现代产业社区。在这样的产业社区里,居民并非通常认知中的“人”,而是一家家企业。以位于萧山闻堰街道的中国视谷产业社区为例,这里汇聚了300余家数字视觉、人工智能企业,换言之,这里的“居民”人数不少,社区需要经手的事儿也不少。

  在这样的社区里,“居民”们的幸福感强不强?一组数据可以做出回答。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社区累计收集企业难题696条,办结率达92%,社区幸福指数达到97.9%。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产业集聚出现,为这些企业找一位“大管家”,让这些企业遇到事儿“求助有门”,产业社区可谓应运而生。但当产业社区出现后,如何服务好辖区企业,则是社区自身需要回答的课题。

  事实上,纵观当下萧山及周边区县的产业社区,每家社区都在使出洪荒之力。有的社区为辖区企业打通上下游链路,让各企业能在社区里就找到合作伙伴;有的社区则是瞄准员工需求,推出一系列类似夜校等课程和活动;还有的社区则选择深入走访企业,走遍社区每家企业,把企业需求记在小本本上,进而逐一突破。

  不管是哪类做法,其实都值得被点赞,因为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产业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在努力办实事、解难题。

  比如前文所提到的中国视谷产业社区,工作人员带着“诉求调研表”,走遍各家企业,和企业负责人聊发展,也和企业员工聊诉求,并给各家企业建档案,将企业反映的问题记录好,还建起了社区内部的“烦恼指数”数据库后台。

  企业有烦恼,自然会影响幸福感。但之所以该社区幸福感指数能直逼100%,显然背后社区工作人员一点也没敢“歇着”。是社区做到了真正解决企业急难愁盼,把实事办在了企业负责人和员工的心坎上,才有了社区幸福指数的飙升。

  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社区,产业社区往往年轻、蓬勃、富有朝气,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气质也和“社区居民”相仿。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总是在努力向上发展,在努力求突破、求实现更多效益。而努力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困境也在所难免,这时候企业所在的产业社区能够站出来排忧解难,想来是送上一阵“及时雨”。

  所以,要为这样的“最小单元”点个赞,因为其为企业烦恼兜底,获得了辖区“居民”的肯定。事实上,只有获得服务对象的肯定,才说明工作做得到位。此外,作为新型社区,我们也要给产业社区多一些耐心和支持,很多时候,产业社区是在摸索中推出越来越多的服务,也还在和辖区企业一起成长中。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为企业而生的“最小单元” 值得被点赞
这块“遮羞布”要掀开
低空航线要从“尝鲜”到“常鲜”
宠物也友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保健品”要买
高速公路岂能成为恶搞的游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