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萧山鸡”陪跑的背后 是“共富密码”

  ■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对于农业从业者而言,辛苦种好或养成的农产品销售无路,是最犯愁的事情之一。而如今,对于萧山进化镇三浦村荷花塘农场主陈水君来说,愁于无法拓宽市场的日子已成过去,有了萧山区供销联社“共富陪跑计划”后,现在有了供不应求这一“幸福的负担”。

  “陪跑”一词,如今常常可以看到。像政府部门推出的各类服务陪跑员,在助企服务和为民服务上都赢得了口碑。又如城市马拉松赛场上,“陪跑员”愈发常见,已经升级成了一种新职业“私兔”。简单来说,在各行各业,只要有需求,其实都可以有“陪跑”,毕竟“陪跑”的本质是专业的人出马,承担保驾护航的任务。

  这项“共富陪跑计划”,其实就是让拓展销售渠道更专业的供销社出手,帮助发愁销路的农业从业者们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径,把品质优良的产品卖得更远。

  以陈水君农场里的“萧山鸡”为例,本身鸡的品质有保障,农场还获评“萧山种鸡传承推广基地”,可以说农场基础好、发展潜力大。但“货好”并不意味着“远销”“畅销”。曾经“萧山鸡”销售范围仅限周边少数区域,还时常面临滞销的困境。萧山区供销联社开展“陪跑”计划后,为其量身定制“双线联动”推广方案,线下进行点位推广售卖,线上发动团购群等平台,推广路径清晰,“萧山鸡”也从滞销产品变成了畅销产品。

  而所谓的“专业陪跑”,能提供的帮助自然也不局限于拓宽销路。根据报道,供销社还为陈水君解决了资金问题,帮助其下调抵押贷款利率、优化信用贷款利率,每年能够节约的利息是实打实的。在推动农场可持续发展上,供销社也“下大手笔”,直接向陈水君的农场捐赠10吨高品质有机肥料,帮助其降低养殖成本,也让“萧山鸡”的品质再提升。

  事实上,供销社这样的组织,恰好有能力为农业从业者们链接资源、提供支持。比如其线下有万丰石油宁东加油站生鲜专区这样的点位,也有不少社区、医疗机构等场景的资源,又比如其线上有专门的团购渠道,把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就能实现力量的凝聚。所以,“共富陪跑计划”的推出也需要“家底”,有能力者才可以“陪跑”。

  如此来看,一只“萧山鸡”的陪跑故事,背后道出了专属萧山人的“共富密码”。从业者们有需要,专业组织就出手“陪一把”,把力量发挥在最需要的地方。

  共同富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含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实现共富的目标,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

  “萧山鸡”从滞销困局到产销两旺,可以作为萧山许许多多农副产品的参考。有了一项成功典型,就能有无数成功案例冒出来,萧山的农副产品发展越有盼头,共同富裕的实现就越有想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为“萧山鸡”陪跑的背后 是“共富密码”
超市改造 学其形更要学其神
换了“农人”与“农事” 农民画依然是流动的时代相册
假装上班
“虫卵座椅”再度敲响公共卫生警钟
小区公共收益花得明白 才有实在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