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壶口瀑布”的途中,我们在“南泥湾”稍作停留。我与小童说,咱们应该在南泥湾住上一宿才是,看看1941年三五九旅留下的印记,看看郭兰英唱的好地方来好风光,看看鲜花开满的山。
■木瓜
出了富平,便走出了关中平原那片坦坦荡荡的土地,迎面是铜川的山地、塬地与海拔的慢慢爬升,素面朝天的黄土地自然而然地在向北延展,八百里秦川的古韵风貌瞬间被隆起的高原截留在了我们身后。
陕北高原,一片苍老的土地,老黄老黄的土壤,来自中亚、蒙古地区的沙漠和戈壁,它是250万年的岁月沉淀,是历史与时间一起停滞在了风的怀里。据科学家测定,陕北地区的沉积土厚达50—180米,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独特的地理、地形、地貌轮廓,独特的气候环境,勾勒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黄土高原。
大巴车在山沟里蜿蜒,四周山梁上,正拥挤着铺排着春的气息与色彩。如果不是身临其境,你一定不会想到,如今的陕北,似同江南一般,山色青青,芳草嫩绿,槐花梨花开遍了满山枝丫,层层叠叠,看得眼花缭乱。
我喜欢这一路上的风景,喜欢黄土塬上的天空很蓝,很亮堂,白云低垂着身段,擦过车窗留下影影绰绰的痕迹,还有几缕风几丝寒凉,让人在不觉之中又体会了一把早春的意境。
从西安到富平,再从富平到延安,这一旅程带队的是一位退役军人。童建华,西安人,1987年入伍,大学文化,退伍后几经辗转,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2002年,他加入西安一家颇具影响力的旅游公司,做过计调,当过部门领导,最后干起了导游,他是公司的金牌导游,同时还是一名预备役军官。被授予中校军衔的他,多次被评为团、师一级的“优秀预备役军官”,在2020年军事训练中还荣获“年度功勋人物”称号。童建华,阳刚帅气,知识渊博,服务细心,始终保持着军人特有的风貌。他是一位具有专业素养的导游,对陕西当地的历史、文化、风俗有着独到的见解,尤其是讲解延安十三年的革命史,脉络清晰,感情丰富。他尊重我们团队里的每位老兵和军嫂,一口一个“首长”“嫂子”,还时不时地来一个“报告”“请指示”,让离开部队多年的老战士们开心得合不拢嘴。
临近延安,小童起了个调,挥动着手,车厢里的歌声就飘飞了起来,“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呦,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唱着唱着,思绪就被带到了战火纷飞的1935年。那一年的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了陕北吴起镇,万里长征的胜利,突破了国民党的围剿,保存了革命力量,奠定了抗日基础,中国革命从此翻开了新的篇章。
四月的延安,春风拂面,柳絮飞散。放下行李,我们直奔宝塔山。一座九层楼阁式砖塔耸立于山顶,它是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代,现存的宝塔为宋代所建,高约44米。宝塔山,为周围群山之冠,我好像只有站在宝塔山的山岗之上,才算完成在延安朝圣的使命。此刻,我真的感受到了自心底涌起地激动,山川与我有了共鸣。
下山后,来到延河东岸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它是国家首批一级博物馆,拥有馆藏文物3.6万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参观的队伍排得很长,拿起手机,随手一拍,那都是一些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
“王家坪”,1937年8月,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八路军总司令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主席在此居住期间先后撰写了《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等43篇重要著作,领导了边区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
在延安的最后一站是去“枣园”。枣园位于延安城外7公里处,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枣园,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岁月在这里被拉得好长好长。当天边的夕阳,再次映上我的脸庞,苍莽且绵延的山梁,横卧在了视野的后方,眼前是一片春草碧色,一片空旷宁静,贫瘠的黄土地上,枣树、杏树、核桃树、果梨、国槐、旱柳,没有忘记在房前屋后地疯长。我的目光在新与旧的时空间奔跑,越过了树林,越过了幸福渠,越过黄土垒成的院墙,越过时光的阻隔,最后抵达山坡下那一排五孔石窑洞。那是毛泽东旧居,1943年10月,毛泽东主席由杨家岭迁到这里。我看到了,岁月在静静流淌,留下八十多年前的往事与回忆;看到了,那右边第二孔窑洞里的烛光,是它照亮了中国革命的方向,照亮了中华民族上下求索的道路,照亮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心灵。毛泽东主席在枣园写下了《学习和时局》《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等28篇重要著作。
枣园,有两棵弥足珍贵的丁香树,毛泽东和刘少奇旧居门前各栽有一棵,那是周恩来从重庆带回来的丁香树。四月末,正是花色淡雅的丁香盛开的时节,风轻声细语地吹着,丁香摆动起细细身段,阵阵馥郁的花香散放出来,一时间满院留香,清新醇厚,春意沁爽。在枣园,我仿佛触摸到了一种光阴的明亮。
去往“壶口瀑布”的途中,我们在“南泥湾”稍作停留。我与小童说,咱们应该在南泥湾住上一宿才是,看看1941年三五九旅留下的印记,看看郭兰英唱的好地方来好风光,看看鲜花开满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