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个人心中也该立一个“隔离栏”

  ■首席评论员  俞海波

  城市里的支路、小路,犹如毛细血管,虽然不起眼,但对附近居民出行有重要影响,城市的毛细血管一旦不通畅,居民的出行体验也会大幅下降。所以,保障支路、小路的畅通无阻,也是关系到居民生活的民生实事。

  萧山城区的一个社区附近,就有这么一条无名路,不到两百米,是附近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一条短短的道路,此前却乱象丛生:机动车违停屡禁不止、“僵尸车”长期占道、周边居民为抢占车位私设障碍物……这些乱象不仅频繁引发邻里间的矛盾纠纷,还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居民要求改善道路通行条件的呼声非常强烈。

  为此,当地社区联动多方力量,共同推进整改措施落地,破解难题。具体措施就是安装中央隔离栏,划分双向通行区域。此举有效减少了车辆随意掉头、逆向行驶及双向停车造成的拥堵乱象。同时,社区强化日常管理,防止占道停车。

  措施初见成效后,社区进一步增设非机动车隔离带,从物理空间上压缩了机动车违停的可能性,让秩序得到长效巩固。最终,这条路变成了畅通、安全的“舒心路”。

  社区的做法无疑值得点赞。施策精准,措施有力,体现了相当不错的基层治理能力以及对居民生活的关切。更令人赞叹的是,社区并未因为难题初步破解而停步,而是持续深入研判,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解决了问题。

  这两道隔离栏,带来了秩序,也让人反思。其实划分双向通行车道,地面上一条黄线足矣。在黄线之上设置隔离栏,就是为了防止车辆随意行驶而加大其车损的风险。如果说,设置中央隔离栏,是由于广大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而为之,那么设置机非隔离栏,则原因无非是在中央隔离栏已经设置的情况下,一些机动车车主明知占道停车会影响行人、非机动车或机动车的通行,却依然选择了占道停车。社区正是发现了这一现象,才会在后续治理中设置机非隔离栏,让机动车彻底失去占道的空间,这才根治了占道停车的乱象。

  这条路的畅通无阻,本该是附近所有居民的共同利益。然而一些居民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侵害共同利益,导致道路出现拥堵乱象。只有在强制措施介入可能导致自身利益受损的情况下,他们才选择遵守规则。毕竟,违停获得的收益是自己的,但违停导致的拥堵成本,却是所有人都要承担的,个人违停收益显然要大于成本。不得不说,这起事件中,一部分居民表现出的自我约束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是有待提高的。

  这里并不是说人人都要做君子。事实上,遵守交通规则、不乱停车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还远达不到道德的层面。然而就连这基本规则都不愿意遵守,只会“畏威而不怀德”,也就是在严厉惩罚或财产损失风险震慑下才不得不遵守规则的人,大概也缺了在心里立一个“隔离栏”这么一课。这不仅是指能够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还有尊重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意识。

  当然,做到心中有“隔离栏”,恐怕要比物理上设置隔离栏要更难。乱停车辆的道路,设置隔离栏后效果立竿见影,是因为车辆撞到隔离栏真的会剐蹭,违停被抓到真的要罚款。但如果是随意插队、乱扔垃圾、放纵宠物随地大小便之类的现象呢?这类违反规则成本极低、严管根本管不过来的现象,要怎样才会减少呢?最终还是要靠人的自觉。从肆无忌惮到有所忌惮,这是一个进步;从有所忌惮到自我约束,这又是一个进步。文明社会的发展,正需要这样持续不断的进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本土文物要“出圈” 不妨蹭些热点
每个人心中也该立一个“隔离栏”
融入现代生活 焕活非遗新生
为适龄女生撑起健康“保护伞”
游戏成瘾 “老大难”
治安变“智安” 群众更“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