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萝卜干制作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小记者们更真切地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11月5日,萧报小记者走进党山酱萃食品有限公司,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记者们实地参观了萝卜干的腌制过程,“原来看似简单的萝卜干有这么大的学问呢。”小记者们认真观看每一个步骤,仔细记录下来。这一口口大缸收藏着萧山萝卜干的独特味道,也承载着独特的萧山记忆。在多功能厅内,小记者们和非遗传承人马国荣爷爷一起观看了关于萧山萝卜干的视频和宣传册,马爷爷介绍了萝卜干的“前世今生”,小记者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向马爷爷提问。在互动中进一步了解萧山萝卜干的发展历程。
通过这次非遗参观,小记者们学习了萧山沙地人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理解了独立自强、艰苦奋斗的围垦精神和奔竞不息的萧山精神,同时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文/摄 陆梦姣)
小记者 王子熙 市心小学306班
老师先带我们去工厂参观,了解萝卜干的加工过程,没想到一根根萝卜,要经过三晒三腌才能制作成美味的萝卜干,如果能密封腌制两年以上,味道才是最好的。然后我们通过视频短片了解了萝卜干的制作历史,最后环节是装萝卜干比赛。老师让我们先把盒子做好,规定一盒里面要装12包萝卜干,比赛时间只有十分钟。“比赛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迅速拿到了一个盒子开始组装,再把做好的盒子递给旁边的同组同学装萝卜干。我做了好多个盒子,但是装萝卜干的速度都跟不上我的速度,于是我也去帮忙装萝卜干,却忽略了盒子上面的盖子。老师说盖子不盖上就不算哦!于是,我迅速把那些敞口的盒子盖上,我们组的最终成绩是52盒,获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了我们每人一盒萝卜干,我们都非常开心。
我觉得在这里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非常了不起,因为制作的过程非常漫长,工序也总是重复,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萧山萝卜干这个“家乡味道”才可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