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解医院停车难 需多方努力

  ■社会评论员  李平

  “院外排长队,院内走不动,患者干着急”,这是大医院里为人熟悉的停车“风景”。近日,笔者前往一家综合性医院,就亲历了停车难:医院门口车子排着长队,好不容易进了医院,停车位“一位难求”,只能在院内“打转转”,一肚子无奈油然而生。

  据我区一家综合性中医院后勤负责人介绍,医院现有院内划线车位400余个,而实际上每天进入医院的车流量约为2400辆次,车位缺口巨大,特别是在8:00—11:00和13:00—15:00两个高峰看病时间段,停车就更加困难。

  医院停车难,关乎患者看病质量,与民生息息相关,并非小事。一说到看病难,人们很容易想到的是医疗资源够不够,医疗资源优不优质,其实更宽泛地看,医院停车难也属于看病难的范畴。

  医院停车难,难在哪里?车多路窄位少是最重要的原因。我区几家口碑好的老牌综合性医院往往地处老城区繁华地段,人多车多路窄,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加之院内空间狭窄,停车位有限。随着近年来门诊和住院病人的持续增加,加上医生职工队伍越来越庞大,停车需求量与日俱增,多种“现实矛盾”叠加,医院停车就成了难题。

  医院停车难成了“老大难”问题,难道就没有好办法来破解吗?

  其实,化解停车难,尽管并无捷径,不可能一剂药就能拔掉病根,但是方法总比困难多,关键要多出实招、高招乃至硬招。应该看到,一些医院已经为此想出了不少好办法:有的积极寻求院外资源建设临时停车场,尽可能地增加停车位;有的在停车位分配上动足脑筋,比如向职工发放停车补贴,倡导职工不在院内停车,提倡上下班绿色交通,把更多的院内车位留给患者;还有的在院内停车收费标准上下足功夫,通过调整收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推进高峰时段院内“停车难”问题的缓解……

  如此种种,都让人看到了医院方面为缓解停车问题,千方百计寻求各种办法所付出的行动,感受到了医院以人为本,站在患者立场上考虑问题的努力。

  然而,解决医院停车难,仅靠医院单打独斗,成效还是不容乐观,停车问题是需要多方协调的“疑难杂症”,不是仅靠医院就能“药到病除”的。

  开对药方,才能对症下药。分级诊疗,使优质医疗资源不再集中于少数大医院。这是当前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医院“停车难”的有力举措,政府还应继续花大力气积极推进,希望力度再大一些,步子迈得更大些,效果就会更明显一些。同时应加强公共交通与医院之间的衔接,合理设置公共交通站点,增加运营路线和车次,鼓励就医者通过公交或地铁等方式出行。对医院周边等重点区域和路段,采用“动态巡查+静态盯守”的模式,全面强化对违停车辆的管理,确保医院周边交通秩序井然。

  此外,还应多开展实地调研,紧扣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列出问题清单,开展对照检查,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破解方案,全面助力医院解决在停车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齐心协力推进破解医院停车难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老字号”不能只是“回忆杀”
机器人走进日常生活,好像不远了
AI诊疗需要规则先行
广告牌外摆
破解医院停车难 需多方努力
“卷”保障,可以更“卷”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