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18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小看课间时间多了5分钟

  ■本报评论员  靳林杰

  新学期新气象,今年开学,萧山不少学校的学生们收到了“课间时间延长”的“开学礼”——原先10分钟的课间时间,现在延长到了15分钟。这个新举措在萧山小学全面推行,并在部分初中学校试行。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全国范围内就有不少城市在推进“课间15分钟”。在前不久浙江省两会“厅长通道”上,省教育厅领导也透露,今年浙江将指导各地优化中小学课间作息时间,鼓励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保障学生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课间多了5分钟,对于学生们来说,最直接的感受莫过于可以放松的时间变长了。

  延长5分钟时间,意义何在?这5分钟能做些什么?真的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些“松弛感”吗?这个看似微小的调整,却蕴含着教育理念的改变。当对“减负”的探索越来越深入,把最基本的课间时间还给孩子们,并把课间的休息时间予以延长,更多聚焦孩子们身心健康等问题,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

  这一代的孩子,的确也需要更多关于课间时间的回忆。

  不管是70后、80后或90后,对于课间时间,总有很深刻的记忆点。下课铃声一响,就是快乐的时光。对他们来说,课间时间是比较纯粹的休息或玩耍时间,但对如今的孩子来说呢?从目前一些报道来看,课间时间过于“静悄悄”了,孩子们宁愿窝在教室里,也不愿意到室外跑跑跳跳,仿佛学习成了在校园里唯一能做的事情。

  其实不然。“学会玩”也应该是教育的一部分。借着课间时间延长,可以看到萧山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行动,如何利用好这段时间。比如高桥小学在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将创设一些课间项目;红垦学校打算增添一些运动设施,让孩子们可以就近玩;金山小学则更关注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让孩子们自主策划课间活动。

  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行动,传递出的信号令人欣慰。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多做一些实在的事,能让孩子们感到快乐的事情,的确非常重要。

  所以,可别小看课间多出来的5分钟,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于学校和老师而言,首先要引导孩子们“学会玩”。课间时间本就不该待在教室里,而应该去参加更多的活动,让身心能够放松,进而可以更好地投入下一节课程的学习。当然,也应该引导孩子们“好好玩”。大人们可以回想自己小时候,10分钟也能玩出各种花样来,当课间有了15分钟,可以让孩子们的玩乐有更多选择。最后,其实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引导孩子们“安全玩”。要把安全教育纳入到日常的提醒中,要时刻给孩子们牢念安全的“紧箍咒”。

  在操场上奔跑、在走廊里嬉戏、与同学们畅聊,课间时间其实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这些看似简单的活动,其实对于孩子们的身心成长意义非凡。

  换言之,课间时间是孩子们释放天性、放松心情的重要时间。请给这15分钟更多关注,利用好多出来的5分钟,可能会发挥比时间更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影像
别小看课间时间多了5分钟
15分钟沪杭通勤 “超级高铁”不再是想象
做好青年服务的“关键小事”
叛逆者的救赎
“淘”金热
寒假作业“AI味”太浓,不能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