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王俞楠
近日,萧山向青年群体发放的一张“萧然青才卡”吸引了不少关注。
这是萧山为打造“青年向往之城”推出的一项新服务。相比各地广泛推出的人才卡,“萧然青才卡”的服务对象是年龄在18至40周岁之间的青年群体,只要是已办理浙江省社会保障卡的青年,都可以注册领取。
不仅是领取门槛低、应用范围广,更重要的是,卡片背后,通过政、银、企深度合作,萧山为青年打造了各类服务场景。可以说,这是一张青年专属的福利卡。
据悉,通过“萧然青才卡”,青年们可以享受政务通办、医保结算、交通通乘、补贴通领及生活权益等各项服务。同时,萧山还上线了作为功能延伸的“萧然青才”线上小程序,除了可以进行政策查询等政务服务,还提供了生活消费、运动体验、金融支持等在内的多种优惠服务。此外,小程序还会定期推出包含政府消费券在内的各类主题福利活动,进一步丰富青年的体验。
可以说,服务很全面,也非常贴近青年的生活。
来到一座新的城市,从个人发展到家庭安居,青年遇到的困难可谓“千头万绪”;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之后,看病就医、通勤出行、生育就学等生活需求也会随之而来……事情很具体,需要花费的精力也不少。这些青年生活中的“心头大事”,也是城市里需要解决的“关键小事”。“萧然青才卡”的发行,把青年的“衣食住行”服务融入其中,让青年更容易在萧然大地扎稳脚跟,大大降低了在萧山居住、办事、生活的难度,体现了萧山这座城市的温度。
当然,尽管 “萧然青才卡”所涵盖的服务内容丰富多样,为青年群体提供了诸多便利与福利。然而,在卡片发行投入使用后,青年的实际使用体验仍需相关部门予以高度关注。同时,相关部门也应畅通意见反馈渠道,迅速响应、及时整改现存问题,并持续跟进青年的需求,不断优化卡片提供的服务,进而真正发挥好“萧然青才卡”的作用,让青年在萧山感受到家的温暖,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城市和青年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互相成就的“双向奔赴”。青年是城市的活力所在,城市是青年的成长舞台。城市对青年越友好,青年在城市越有为。
近年来,萧山积极打造“青年向往之城”,出台“青春十条”等青年友好政策,每年将投入近10亿元财政资金,支持青年在萧山的发展。我们也期待,未来的萧山能够不断解锁城市“年轻态”,凝聚闯关突围发展的“青和力”,实现城市与青年双向奔赴、协同发展,抵达更青年的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