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评论员 徐如茹
春节回家,最难忘的除了与家人的团聚,恐怕就是来回的旅途了。特别是对自驾回家人们来说,长途开车容易疲惫,遇上堵车也会很糟心,这个时候,高速服务区的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开累了进去休息一会儿,打个盹儿,饱餐一顿,服务区提供的贴心服务,会成为游子们回家、返程旅途中的温馨回忆。这个春节,就有一位小伙被浙江安吉服务区的一张纸条暖到了。
这位小伙在自驾电动车返回杭州途中,经过安吉服务区时,收到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张小纸条,内容就是提醒车主返程高峰充电需求激增,如果当前服务区没有充电位了,可以有哪些解决方案。小伙儿把这张小纸条拍下来传到网上后,引来很多网友为浙江高速服务区点赞。
同样是在高速路上,溧宁高速千岛湖收费站常年备好开水,过路的货车司机如有需要,工作人员会接过水壶帮他们打好再递过去,这一幕同样温暖了广大网友的心。
其实,浙江高速已经不是第一次出圈了,之前就因为境内很多服务区不仅干净整洁,配套齐全,还建得跟商场、景区一样,颠覆了传统上人们对服务区的认知,而收获大量好评。这些其实都还只是硬件上的,软件上,贴心的服务才是更重要的。比如长途货车司机往往因赶时效、怕偷油、忧罚款等因素,陷入“困了不敢停、停了不敢睡”的恶性循环,即使勉强休息,也常因焦虑而浅眠,反致疲劳累积。宁波东钱湖服务区通过调研发现,司机群体普遍存在“小憩后更难清醒”的生理现象,部分司机甚至因突然惊醒导致判断力下降,反而增加事故风险。基于此,该服务区联合交警部门、运输协会,研发出“主动干预+柔性关怀”科学干预机制。在这套机制之下,工作人员把工作做到了极致贴心的程度:为货车司机提供叫醒、测量血压服务,安排专人巡查,防止有人趁司机熟睡偷油等。
其实,在这些人性化服务推出之前,宁波高速针对货车司机疲劳驾驶的痛点,已经推出了集数据提取、车迹分析拦截布控、终端取证、现场处罚为一体的“黑科技”,而且效果非常显著。但宁波高速交警部门并不满足于纸面上好看的数据,而是继续探索,将以处罚倒逼货车司机被动休息变为对货车司机群体的主动安全守护。
如果只是服务区建得漂亮,大家可能只会觉得浙江是真有钱啊。如果对货车司机疲劳驾驶,只满足于通过“黑科技”加强处罚来强制休息,那多少还是显得冷冰冰。但一张纸条,一壶热水,一次体贴的叫醒服务,却让我们见识到了浙江不仅有钱,不仅是数字高地,而且还很有爱,是人文关怀的高地。
洞悉民生需求背后的社会症结,用制度创新填补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与人性真实需求之间的缝隙,主要靠的显然不是“黑科技”,而是始终把老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的赤诚情怀。有了这样的情怀,所有的“黑科技”都会被有温度地使用,所有数智技术都会绽放出人性的光芒。
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智慧和密码,不在那些高大上的口号里,也不在炫酷的科技里,而在像浙江高速这样的一张纸条、一壶开水、一次叫醒里,在真正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心上的真诚里,在那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