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瓜沥“一呼百应”构筑社会共治新防线

  ■文/记者  周婷  通讯员  张拯夫  朱红锋 

  摄/ 王琳  莫陶红

  下午4点20分,正值放学高峰,航民幼儿园保安队长敏锐注意到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在校门口徘徊。出于职业警惕,赵队长一边通过对讲机提醒其他岗位同事注意,一边缓步上前询问。该男子持械企图闯入,神情紧张。他立即按下了肩上佩戴的“一呼百应”可视化单兵的呼叫按钮。

  “指挥室,航民幼儿园门口发现可疑人员,请求支援!”呼叫同时,单兵拍摄实时画面同步传输到了镇指挥室和辖区派出所的值班屏幕上。屏幕上,可疑男子的体貌特征、现场环境、保安的站位都一目了然。

  “收到,你们形成合围,保持安全距离,我们已经看到现场情况。最近的巡逻民警已在赶来路上,预计三分钟内到达。”不到三分钟,警笛声由远及近,派出所民警迅速到场,区二院医生也接到调度指令火速赶到现场。派出所民警和学校保安协力将该男子控制并带离。这是瓜沥镇“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下开展的一场防暴综合演练,展现了该体系高效的应急处置能力。

  三分钟响应见证处置效能

  在这场逼真的防暴综合演练中,从发现可疑人员到多方力量到位处置,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可视化单兵系统将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指挥平台,使得指挥人员能够远程掌握现场情况,做出精准判断。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指令清晰明确,现场处置有序进行。这种高效的响应机制,得益于瓜沥镇构建的“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

  演练结束后,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这种实战化演练极大地提升了应急处置能力。航民幼儿园保安队长说:“现在有了这套“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我们心里更有底了。遇到突发事件时,知道该怎么做,也更清楚如何与各部门协同配合。”

  治理挑战激发创新应对

  作为萧山区人口最多、区域面积最大的镇街,瓜沥镇面临着“人口多、企业多、隐患多”和“管理区域大、动态流量大、治理压力大”的基层治理难题。30万常住人口、3000多家企业对传统治理模式构成了严峻挑战。

  2022年,瓜沥镇创新推出基层治理品牌“合沥治”,其LOGO以两双相握的手为主体,寓意政府治理与群众自治紧密相融。在此基础上,瓜沥进一步探索构建“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

  这一共治体系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最大限度提升暴恐袭击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实战处置能力。该体系明确划分了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公安机关执法监督责任、社会各界协同参与责任,形成责任明晰、协同高效的工作机制。

  双脑指挥实现扁平化调度

  瓜沥镇“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最突出的亮点是建立了双脑指挥调度系统。该共治体系在镇级、村社和主体单位三个层级建立实体化工作机制,依托同频对讲机、线上工作群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指令直达、快速响应。

  在镇级层面,指挥调度岗设在瓜沥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负责日常点名呼叫、值守应答和指挥调度、联动处置。这里就像体系的“大脑”,24小时不间断运作,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及时响应。

  村社层面,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被纳入“一呼百应”共治队伍,成为共治体系的“神经末梢”。他们熟悉本地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响应镇指挥调度,协同处置村社范围内的突发情况,形成上下联动、快速反应的工作网络。

  主体单位层面,学校、医院、商场等重点场所设置了“一呼百应”指挥室,建立“一室两岗”工作机制。这些单元就像“一呼百应”体系的“手脚”,能够快速执行指令,开展先期处置。

  数字化手段提升响应速度

  瓜沥镇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为“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赋能,实现“数字网”与“治理网”双网融合。依托“沥家园”数字平台,体系实现了实时可视指挥和快速响应。

  每个重点单位都配备了可视化单兵系统,实现派出所和镇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对64家单位的“点对点”扁平化指挥,确保突发事件现场画面能够实时回传。指挥人员可以通过系统远程指导现场处置,实现“虽未亲临,如同亲见”的效果。

  监控系统全面升级,重点部位监控全量接入公安网和政府平台,实现监控视频全覆盖。这套系统还实现了智能预警功能,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能够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

  社会力量共建安全防线

  “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有效整合了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多元共治格局。政府力量包括派出所、交警中队等警力,镇综管、应急、消防,以及村社干部、网格员等管理力量;社会力量则涵盖学校、医院、大型商超等主体单位的管理人员、安保人员和工作人员,以及“萧山红领”、“物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力量。

  该共治体系还特别注重发动社会力量参与,不仅包括专业安保人员,还有商户、快递小哥、热心群众等。大家平时多走动、多观察,互通信息,就能及时发现隐患。

  真正有事时,大家一起上,就形成了一张联建、联保、联防、联控、联处的天罗地网。这种模式让安全防范从“单打独斗”变为“协同作战”,大大提升了防控效能。

  九统一规范确保实战能力

  “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创新性地提出了“九统一”标准化建设要求,从统一领导、统一名称到统一装备、统一流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规范。这种标准化建设确保各个主体单位既保持特色,又达到基本的应急处突能力要求。

  在装备配置方面,统一配备对讲机、警棍、强光电筒、防刺背心等基础装备,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统一流程规范了突发事件处置的各个环节,确保任何情况下都能有序应对。

  每个成员都经过严格培训,掌握“三联五查一训示”的工作方法:“三联”即事件联动、纠纷联调、反诈联防;“五查”包括查安防装备、重要部位、必到点位、安全通道和应急设施;“一训示”则是每日岗前训示,包含列队点名、检查装备、明确职责等环节,确保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发生突发事件,都能快速有效响应。

  这套标准化体系随着第一批40家重点单位应急作战单元建设全面完成,瓜沥镇正加快推进第二批24家扩面单位的体系建设工作。从校园到医院,从商超到小区,一张覆盖全镇的群防群治安全网正在不断织密织牢。

  当平安成为最大的民生,当协同成为最强的保障,瓜沥镇以“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为支点,正撬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格局,为30万瓜沥人民筑起一座看得见、摸得着、感得到的安全屏障,将平安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最快一公里”,探索出一条具有瓜沥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太阳花
   第08版:教育
瓜沥“一呼百应”构筑社会共治新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