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可人 通讯员 徐颖律)近日,义桥镇渔浦社区御景蓝湾小区一期儿童游乐园内,一场因学生不慎损坏地摊地垫引发的赔付争执,揭开了小区公共区域违规摆摊的治理难题。社区迅速启动“三方联动+居民议事”模式,不仅高效化解眼前纠纷,更构建起长效治理机制,以精准施策赢得居民点赞。
争执发生后,社区工作人员与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到场调解,促成双方和解。但社区并未止步于“灭火”,而是在每周二的“民情例会”上,联合业委会、物业深度剖析问题根源。
与此同时,“渔你议事·半月谈”平台同步收集到居民集中反馈。“傍晚摊位扎堆,卖玩具、设套圈的都有,吸引不少孩子围观,挤得通道都堵了,噪音也大。”居民冯阿姨的反馈道出了关键——儿童游乐区人流密集,随意摆摊不仅侵占公共空间,更暗藏安全与纠纷隐患,亟待彻底整治。
依据《杭州市物业管理条例》,物业首先对摊贩开展普法教育,明确告知占用公共用地的违规性,并在游乐区增设“禁止摆摊”提示牌;对拒不配合者,联动执法部门依法处置。
为防止问题反弹,社区工作人员、小区保安加大日常巡逻力度,确保违规摆摊“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劝离”。居民志愿者也主动加入,身着红马甲巡查单元楼、游乐园、架空层等重点区域,形成“社区+物业+居民”的共治合力。
此外,社区线上通过业主微信群推送政策,线下由网格员入户讲解,引导居民共同监督。针对部分摊主的抵触情绪,社区以暖心沟通化解,并通过三方联席会议,结合居民需求探索规范路径——每月定期开设便民服务市集、主题跳蚤市场,既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合规场所,也实现了统一管理。
如今,小区违规摆摊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居民的规则意识与家园归属感也显著增强。“社区及时出手,既护住了孩子的安全,也守住了大家的共同权益。”居民们纷纷点赞。
从化解一起小纠纷,到完善一套治理体系,渔浦社区用快速响应与精准服务,生动诠释了“小事不小办”的社区治理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