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心!疱疹性咽峡炎“盯上”青少年

医生提醒:感染后一定要注意休息

  本报讯(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洪斐 金莉)疱疹性咽峡炎在很多人印象中是幼儿园小朋友才会得的病,然而这种病正悄悄“盯上”青少年。近期,萧山区中医院呼吸科和儿科门诊就接诊了好几名感染疱疹性咽峡炎的青少年。

  患者小陈考上了重点高中的科创班,最近正忙着冲刺开学摸底考。谁知他突发高烧,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

  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后,小陈反复高烧,一度还发烧至40℃,血压降至87/37mmHg,喉咙痛到吃不下东西。住院时,他还顶着高烧趴在病床上刷题,这场景让医生又心疼又着急,忍不住提醒:“这时候还硬扛,小心拖成重症!”好在经过积极治疗,目前小陈已经康复出院。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喉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率高,夏秋季为发病高峰。该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造成流行。

  虽说这个疾病在青少年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小。但最近像小陈这样的青少年患者多起来了。在小陈治疗期间,医院又陆续接诊了四五名疱疹性咽峡炎患者。

  对此,区中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高旦华说:“近年来青少年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呈现上升趋势。据浙江一家三甲医院2023年的病例统计显示,10-15岁的患者占了12%。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发烧的时间比幼儿长,平均发烧时间要多8-12小时。其中,70%的人发病前都熬过夜、赶过工,像小陈这样的学霸,恰恰是高发人群。长期高压学习会让身体分泌过多皮质醇,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加上青少年对这类病毒的抗体本来就比幼儿少,自然成了病毒的新目标。”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这三个症状要特别留意:1.高烧来得猛,24小时内体温飙升到39℃以上,吃了退烧药也可能反复;2.嗓子像刀割般疼,严重时连喝水都费劲,医生检查会发现嗓子里(尤其是悬雍垂根部)有小疱疹或溃疡;3.脖子可能肿,脖子上的淋巴结会肿痛,容易被误诊为扁桃体发炎。

  高医生提醒,如果孩子突然发高烧,嘴里还长了好多溃疡,喉咙痛得啥都吃不了,那罪魁祸首很可能是疱疹性咽峡炎。感染疱疹性咽峡炎,一定要注意休息,退了烧也得观察48小时,确认精神头足了,再慢慢恢复学习。

  此外,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到6日,重者可至2周。高医生说:“对症处理最关键。体温超过38.5℃,可以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不要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患上瑞氏综合征(脑水肿和肝衰竭)的风险。嗓子疼可以用温盐水漱口,吃点凉的流质食物(比如冰淇淋、凉粥),能减轻疼痛。少量多次喝水,或者喝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勤洗手、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关键。家长要定期清洗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衣物、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流行期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避免接触患者及其物品。另外,均衡饮食、充足睡眠、适度运动,也能增加对病毒的抵抗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小心!疱疹性咽峡炎“盯上”青少年
社歌大赛唱响“精神共富曲”
第九届“槐清教育奖学基金”颁奖
瓜沥镇首届“青商杯”开放麦大赛总决赛收官
召开建筑垃圾处置领域集中整治行动专题会议
共建共治“熟人社区” 花城社区用“人情”化解矛盾
豫西黄河泥塑非遗传承活动 走进东白马湖社区
家门口的 中医服务
力量训练 好处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