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志泰
去年春天,当接到村里要我参加首届新乡贤联谊会成立大会的通知时,我有点受宠若惊,又有点不好意思,觉得自己作为“乡贤”还不够资格。村里胡书记说要专程来送邀请函,我连忙说你们工作太忙了,只要把通知发在我微信上就行,不用麻烦再跑一趟了。
说来惭愧,我十四岁离开老家,一直在外求学、工作,几十年来,只是每年回老家看望父母时才偶尔到村里转转。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村这几年确实发展很快,从美丽乡村建设到精品示范村创建,再到未来乡村打造;从原来村干部工资都要靠借贷的“经济薄弱村”,到年集体收入几百万元的富裕村;区先进党组织、杭州市最强党组织,荣誉一个接着一个。我每次回来,都亲身感受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道路硬化了,环境变美了,老年人吃上了村食堂送来的午餐,送戏下乡演出来到了家门口……
这次新乡贤联谊会的会员是具有本村籍贯或在本村工作、居住、现在镇内外创业或已退休回乡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热心本村发展的各界社会贤达。第一届新乡贤会共有110名会员,其中有退休老领导、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大学老师、医务工作者等,还有不少是经商办企业的经营者。新当选的会长是一位在村里创业办企业的公司老总,名誉会长是一位曾长期在教育系统工作的退休局长。
联谊会十分重视村里的教育事业,成立后所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就是“奖优助困”。新乡贤会通过会员自愿捐助筹集共富基金,再在共富基金中设立奖学基金,对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良成绩的本村学生及在本村创业的外籍经营者子女学子,给予最少一千元、最高一万元的奖励。对中考生,只要分数达到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且被中等职业学校或技校录取的,也有奖励。对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500位或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的优秀高中毕业生,一律重奖一万元。同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给予资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我们村有不少人,就是通过读书,学业有成,创出了一片新天地。如我们村第一位考进清华大学的施先生,现担任某医疗公司副总经理,他是国际磁共振协会会员,曾担任国家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负责人和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有多项发明创造,一直是我们村里的骄傲。在崇学重教的浓厚氛围熏陶下,我们村一定会有更多的优秀人才走向社会,报效祖国。
在我们村里,有一句响亮的标语,“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是的,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我们村正变得越来越让人向往。在过去的一年时间,村里已接待省外学习团队7批次,省内学习团队27批次,发展成果令人瞩目。
今年,我们村的新乡贤联谊会已更名为乡村爱心人士联谊会,相信所有热心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愿意为父老乡亲服务的爱心人士,一定会更加凝心聚力,关心、支持家乡发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共同迈向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