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露丝的天性就像带刺的菠萝,缓慢而隐秘地生长着,顽固的骄傲与疑心交织重叠……”

信念与生活,隔着一条缝的距离

  文/陈幼芬

  《你以为你是谁》,是加拿大著名短篇小说大师,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丽丝·门罗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露丝的成长和情感纠葛,探讨女性的身份认同与自我认知等主题。门罗以精湛的叙事技巧,展现了如同她短篇小说一样的细腻与深刻,其中的文学风格与主题深度,也与她的短篇小说一脉相承。

  擅长以女性视角写作的门罗,通过生活平凡琐事的描写,记述了露丝在人生经历中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变化,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真相。露丝的人生,像一条蜿蜒曲折的河,在家庭、情感和社会的礁石间,磕绊前行。她生长于底层家庭,生母早逝,继母乖戾,父亲沉默,周边脏乱,如“垃圾场”一样的环境,使小小年纪的她,背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露丝的天性就像带刺的菠萝,缓慢而隐秘地生长着,顽固的骄傲与疑心交织重叠……”,在求学、恋爱、婚姻、求职中,她不断地与外界的期待对抗,似乎只有否认与挣扎,才更能突显她生而为人的存在。母亲希望她回归家庭的执念,男性在亲密关系中对她暗暗的掌控,都在试图定义她的人生,但她生命的引擎极度灵敏,她一次次地逃离与挣脱,在疑虑中回望自己,在痛苦中找寻自己,在解离中重构自己。

  露丝的生活,如同她充满缺口与偏差的记忆,来路与去处,都模糊不定,她活成了自己口中的样貌——生活就是一连串出乎意料的变化!她渴望与母亲分离,活得与母亲不同,又不自觉地复刻着母亲的某些特质。与男性在爱与权力的博弈中,她表面上顺从,内心里却不愿臣服。坚强与脆弱,憧憬与失落,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救赎中,屡屡交锋。

  露丝的自我追寻,不是高歌猛进的凯旋,而是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艰难拉锯。她远离亲情的温暖与美好,走入婚姻,又离开婚姻,踽踽独行。露丝的故事,叩击心房,带给我许多触动。这不仅是一个女性个体的成长史,更是无数在自我与外界的夹缝中不断蜕变的女性的缩影。波伏瓦曾在《第二性》中说,“她的翅膀被剪断,然后却被指责不会飞翔”,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限制与规训,使女性较难有机会和精力追求个人的独立与发展。从这个角度,我对露丝摆脱舒适与依赖、用自由换取安全、不自我降格的勇气,点赞!

  放下《你以为你是谁》,露丝看起来支离破碎的生活情景,在我脑海中久久盘旋,那些看似平淡的日常对话与记忆画面,如同被打乱的拼图,令我头昏脑涨。静下心来咀嚼,我拼凑出的,是一个女性不向现实低头的自我觉醒的艰难图景。

  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不必像露丝那样,经历剧烈的人生转折,但也会在日常琐碎中面临自我确认的困境。是否,为迎合他人的期待,我们压抑了自己真实的声音?是否,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偏失了自己想要的方向?是否,为珍视独特与保护边界,我们孤立无援地在黑夜里泪眼婆娑?门罗,为我打开了一面照见人性复杂面相的镜子,她用细腻的笔触和鲜活的故事,引发了我诸多思考。

  自恋地设想,假如露丝是我的来访者,我有何良方给予她更好的宽慰呢?如何让她在追求自我的路上,少受一些苦难呢?

  或许,我会第一时间告诉她,“寻求他人的认同、理解与尊重,不如先懂得与拥抱自己”。人生之旅,不同的双脚,踩踏的是不同的路,看到的是不同的风景,听到的是不同的故事。对他人的煎熬,产生“感同身受”的共情,是一种需要长时间培养才能生长出来的能力,与他人相处,始终保持一份敬意与谦逊,本是艰难的事。亲身经历,是通往人心深处的桥梁。没有亲历,人们很难理解他人的处境,就算是有过相似经历,在实际情境中也会各有各的调性。如果,我们真正懂得自己,对他人的评判会少一些抗争,如果,我们学会了深爱自己,对他人的指手画脚会多一份允许。

  我还想告诉她,别把“需要”错认为“爱”。露丝与丈夫帕特里克,彼此倾心,婚后也有过良好的情感阶段,但他们两人都深陷在自己的思维定式里,固执地把守着自己旧有的模式,用力地矫正对方,试图把对方拉到自己过往的经验中生活。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爱对方,以“自己享受的秩序”爱家庭,他们把“彼此需要”当成了“彼此相爱”,最后,婚姻以露丝的出走而告终。也许,婚姻中的两个人,都需要跳脱自我的局限,告别各自的过往,走向共同的未来。真正的爱,要对“彼此需要”有深入的理解与包容,还要主动走入对方的世界,用行动传递爱与关怀。爱的本质,是给予与付出,而不是索取。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上帝不建议人类大脑做循环的思考。我也想对露丝说,过多的揣测与空想,会带来太多的纠结与内耗。这样会让聪明的大脑,做游乐园里旋转的木马,始终在原地,却一直在奔跑,她会收获到离开鲍威尔里弗后感受到的那种痛苦:“全是浪费,没有回报!”因为生活中的普遍问题,不是靠犹豫与顾虑解决,而是靠实际行动解决。

  当然,以上仅仅是我的头脑实验,露丝有独属于她的人生轨迹。

  门罗提醒我们,自我觉醒,是一场漫长的修行,需要我们在时光晕染的记忆长河里,打捞真相,需要我们在与外界的碰撞中,坚定内心。理想人生,不是完美无缺的童话,而是在

  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有直面的勇气,在不断的破碎与重建中,熟习并最终成为自己。

  母亲常诘问小时候的露丝,“你以为你是谁?”长大后,露丝有了自己的答案:“信念与生活,隔着一条缝的距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露丝的天性就像带刺的菠萝,缓慢而隐秘地生长着,顽固的骄傲与疑心交织重叠……”~~~
“春天,风乱吹,花乱开,又朴素又美丽。还有桃花、梨花、李花……一夜雨疏风骤,花瓣落了一地,寂寂的粉与白,有着惊天动地的美。”~~~
“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信念与生活,隔着一条缝的距离
好日子是用来慢慢度过的
淡中知真味,平地见峰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