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沙地
聆听坚韧与希望之音

  ■靖江初级中学901班 俞智妍

  沙地,一个听起来充满泥土气息的名字,此地蕴含着悠久且丰富的文化。萧山的沙地文化犹如那绵延不断的海岸线,时而澎湃,时而安宁,却从未停止过演变的步伐。沙地上的生活、生产、劳动方式以及围垦精神,皆为这里鲜活的灵魂,它们叙说着此地世代传承的传奇。

  于我的记忆之中,沙地的生活质朴却又充满活力。村子的清晨,总是在清脆的鸡鸣声与袅袅的炊烟中拉开帷幕。每当朝阳初升,村民们便开启了一天的辛勤劳作。沙地的土地虽说贫瘠,但在勤劳双手的耕耘下,总能绽放出希望的华彩。

  农田里遍植着适应沙地环境的作物。在田地上,一位中年农民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的皮肤呈深棕色,那是长期阳光下劳作的见证。汗水混着泥土,从脸颊上流淌下来,勾勒出他坚毅的神态。他的目光专注且笃定,仿佛每一次挥下锄头,都是在为心中的憧憬而拼搏。沙地人民凭借他们的勤劳与智慧,让这片土地结满了丰硕的果实。对于沙地人而言,沾满泥土的劳动不仅是谋生的途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沙地的悠悠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沙地精神。犹记得一年暑假,骄阳炙烤着大地,农民们不辞辛劳地在田间忙碌,而我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中。我看到他们脸上的汗水如注般流淌,可无人理会。午休时分,我们坐在田埂之上,村里的老农向我讲述沙地往昔的故事。他说:“那时候,我们啥都没有,连铲子都得自己打造,但我们拥有一颗不惧艰苦的心。这地方看似贫瘠,可只要你愿意付出,它就不会让你失望。”在那个午后,我突然领悟到了这片土地始终蕴含着生机、散发着蓬勃活力的奥秘。

  沙地的精神,恰似那片土地上的沙粒,看似细微而渺小,却具备着无比强大的汇聚力量。这种精神在一代又一代沙地人身上传承不息,它教导人们在困境中坚韧不拔、勇于创新。

  沙地的故事还在继续,沙地的精神永不落幕。让我们心怀坚韧与希望,用行动谱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让这激昂的交响乐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回荡,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教育
   第08版:专题
萧山首个 机关幼儿园启用专属慈善捐赠码
太会玩 金辰之光幼儿园的探索节引爆好奇心
在沙地 聆听坚韧与希望之音
小火车“玩”出大智慧 博乐幼儿园开启移动“创想课”
四节联动 南城小学的“大阅读”实践出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