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佳佳 通讯员 任烨倩
近日,在机关幼儿园的操场上,一群“小掌柜”正踮着脚尖,用稚嫩的声音热情吆喝:“快来看呀!绘本1元、玩具2元、绿植5元……”阳光下,孩子们认真推销的模样,让每个摊位都变成了传递温暖的“爱心驿站”。这是机关幼儿园第七届“绿市集·爱淘淘”义卖节的热闹场景,更是幼儿园“红苗慈善码”的启用现场。当义卖声此起彼伏地响起,这场持续了7年的爱心接力,正以数字化赋能的新方式,在孩子们心田播撒着向善的种子,让爱的教育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创新启用“红苗慈善码”,让更多爱心精准抵达
在五彩缤纷的义卖集市中,“红根苗”爱心义卖摊那一抹鲜艳的红色格外醒目。党员教师们被孩子们簇拥着,耐心地讲解着“红苗慈善码”的使用方法和用途:“扫一扫这个二维码,爱心就能直接飞到慈善账户,然后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温馨的场景,生动诠释了机关幼儿园“红根苗”党建品牌“党心铸魂·爱育新苗”的深刻内涵。
作为我区首个申领专属慈善捐赠码的幼儿园,机关幼儿园此次启用的“红苗慈善码”,不仅是对传统善育形式的创新突破,更标志着该园历时7年打造的善育课程体系迈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
园长朱燕敏介绍:“‘红苗慈善码’相当于为每笔善款办理了‘公益身份证’,让每一笔爱心善款的去向都清晰可查。”她强调,幼儿园始终秉持“本真立根 爱润童年”的教育理念,通过这种可视化的公益形式,让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理解爱的传递过程。“我们学前教育中的爱心实践应该是更温暖、更真实、更富有童趣的,要回归孩子的本真。此次‘红苗慈善码’的出现,让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善意被温柔以待,相信这种体验将成为他们成长中最珍贵的礼物。”
从小市集到大课程,构建多元爱心生态
自2018年举办“淘淘节”以来,机关幼儿园善育课程实现了从单一活动到系统化课程体系的转型升级,逐步构建了“幼儿主体参与、家校协同联动、社会资源整合”的成长链。在实践中,课程内涵不断丰富,目前已形成涵盖困境儿童帮扶、物资支援、退役军人关爱、跨区域教育协作等多元化的公益网络,精准帮扶福利中心、困境儿童、特殊教育群体等6类对象。
每一次义卖活动都是一堂生动鲜活的公益实践课。孩子们在爱心义卖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感悟责任的意义;家长们全情投入,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师生携手传递温暖,共同播撒爱的种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活动创新增设了公益打卡环节,即孩子们在活动背景板前拍照留念,便可获得专属公益勋章。
接下来,机关幼儿园还将着力构建“1+N”公益帮扶矩阵——以园所教育为核心,整合社区资源打造“30分钟公益服务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慰问退役军人、帮扶困难家庭等实践活动,让爱在身边不断传递、延续。正如朱园长所说:“希望通过幼儿园历年来慈善行动以及本次市集活动,激发幼儿做慈善、献爱心意识,让爱的种子在阳光下绽放,让助人为乐的美好悄然生长为孩子们生命中最美的底色。”
七年时光,变的是不断升级的公益形式,不变的是“爱润童年”的教育初心。当“红苗慈善码”在阳光下闪烁,老师们看见的不仅是一串数字的流动,更是千万颗童心向暖生长的轨迹。这或许就是机关幼儿园多年来的坚守与追求:用一场场充满温度的公益实践,在孩子心中埋下永不凋谢的爱的种子,让善育课程逐渐成为滋养社会文明的“大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