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美琳 通讯员 许灵翀 吴翊铭)麦浪已翻金,银幕待生辉。历经半年的准备,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沈朝方《麦浪与银幕之间》电影艺术展,于今日在云石山房乡村美术馆隆重献展。
本次展览由知名策展人余伟忠操刀,刘旭光领衔学术主持,孙义作展览设计,系统呈现省级文化特派员沈朝方代表作的艺术手稿、摄影作品及珍贵影像片段,带领观众探寻电影背后的江南诗性与乡土情怀。
本次展览的关键词之一,“麦浪”,意味着土地的呼吸。作为一名具有高校教师身份的“浙派新青年电影”的知名导演,沈朝方一直在“江南影像”新诗性电影的创作道路上坚持耕耘。2024年,在麦子金黄的5月,沈朝方正式担任省级文化特派员,与戴村镇沈村村结对。成为文化特派员以后,他的艺术创作便深深植根于萧南八镇的沃土,也在这片沃土上,划下了一道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深痕。
云石山房乡村美术馆,就是文化特派员在地实践的生动证明。它的前身是沈佩兰故居对面的一幢二层小楼,在沈朝方等设计师们的“点睛”下,这栋建筑迎来新生,填补了萧山南部高端乡村艺术空间的空白,让古建筑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焕发持久生命力。
关键词之二,“银幕”,则是承载记忆的容器。本次展览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沈朝方驻村期间最新创作的微电影《黑瓦白虹》的相关内容。该影片以1940年的真实战役“塘坞之战”为历史基底,聚焦浙江萧山籍抗日巾帼英雄沈佩兰“毁家纾难”的悲壮史实。可以说,它捕捉到了戴村山水与人文肌理,也给温婉的“江南影像”注入了英雄主义气质。
这不仅是一场光影的视觉盛宴,更是“艺术乡建”的生动诗篇。当观众的目光从剧照中的青石巷,望向窗外的真实村落时,历史与当下在同一空间完成了对话。未来,电影也将不再局限于文化产品,更升级为戴村镇的生产要素。比如,《黑瓦白虹》的剧照转化为竹编灯纹样,拍摄取景地成为文旅打卡点,村民的群演经历催生出自主创作短视频的热潮……
“麦浪”“银幕”二者交织中生长出一套全新的乡村文化语法,美术馆的灯光,恰似乡村的文化灯光,被一盏盏点亮。即日起,诚邀市民走进戴村镇云石山房乡村美术馆,走进这场电影艺术展,在历史建筑与当代光影的交汇中,感受江南秘境的双重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