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孔亮燕 通讯员 盛振刚 图片由区应急管理局提供
一座城市的美好,不仅在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多彩,更在于能否为市民提供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当前的萧山,正在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驶入城市发展的快车道。当城市的天际线不断刷新高度,构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对于城市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守护萧山城市安全与民生福祉的“应急先锋”,区应急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整治提安全、服务助发展、改革夯基础,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有力护航全区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形势总体平稳,为萧山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健机制夯基础 提升防治能力
2024年,区应急管理局聚焦责任落实,着力构建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平战结合的应急组织体系,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一系列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举措不断推出:
为破解重点领域“小马拉大车”监管难题,区安委会设立“1+12”安全监管新架构,坚持例会、报表、督查、通报、考核协同发力,区安委会一个口子统筹、各专委会分线协调机制运行顺畅。
整合设立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防汛防台、森林防灭火等多个指挥部,形成“1+5”大减灾机制,实现灾害防范高效统筹、横向协同。同时,建立城市安全联合值班机制,推动“大应急”指挥体系优化升级。
基层,是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2024年,我区实现镇街应消站建设全覆盖,并深入开展镇街安全生产委托执法,充分发挥网格员“巡安”“宣安”作用,以“网格+数智”赋能生产经营单位全量摸底和隐患治理,推动应消工作融入“141”治理体系。
一个个切实可行的举措,让萧山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24年汛期应急响应期间,全区累计检查小流域山洪、地质灾害隐患点等点位1.4万处,安全转移人员5.9万人,钱塘江江堤等重点区域管控全覆盖;开展为期40天的区级野外火源治理专项行动,对进化、所前等16个涉林镇街开展督查检查;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推进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重点时段284处入山卡口有效管控;印发《杭州市萧山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健全突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深化区级避灾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梳理落实3大类74项整改清单,持续提升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水平。
今年汛期来临前,我区对山塘水库河网、城市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重点领域进行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截至目前,已出动检查人员2076人次,检查风险点位2294处,巡查水库13座、山塘114座、地质灾害风险点98处,清理城市积水点位43处,处置整改隐患278个。
今年,省应急管理厅首次在全省范围内选树表彰应急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区应急管理局成功入选。荣誉的背后,是萧山应急人砥砺奋进守护一方平安的付出和担当。
重监管抓整治 守牢安全底线
安全生产,重如泰山。去年以来,我区以压紧压实安全责任为核心,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落实常态化长效治理机制,制定印发实施方案,细化制定任务、举措、责任、时限“四张清单”,梳理全年目标任务,实施挂图作战、清单管理。自启动以来,全区系统录入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2万家次,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及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306场、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440处,为辖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作为全市多业态整治试点区域,我区以“控火源、疏通道、练逃生”为重点,梳理明确整治举措“六个一”、管理主体“三公示”、经营单位“三上墙”等长效机制,分级分类打造了五七公社、供销大厦等一批示范样板,以点带面纵深推进整治工作。
为加强电气焊作业监管实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我区积极推进电气焊作业整治,利用浙里焊数智监管平台为电气焊设备“加芯赋码”,推动“以码管机、以机管人、以智管焊”。去年,排查疑似涉焊单位2062家,新增电焊机“加芯赋码”1980台,焊接作业培训取证1624人。
今年以来,我区依旧以“严”字贯穿安全生产监管始终,既重拳出击整治隐患,又以数字赋能提升效能,实现“治标”与“治本”双赢。
针对“三合一”场所、有限空间、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6类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纵深推进网格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今年4月以来,检查单位3286家次,排查隐患3373条,开展安全培训73场,覆盖15.1万人次。其中,北干街道严查违规动火作业,成功办结“使用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行刑衔接案件,形成强力震慑。
今年,数字化监管更成为我区患源治理的破题关键。不久前正式上线的“萧然安宁”智能监管系统,整合“钉管家”“隐患管家”“萧消119”“住建一站达”“最多查一次”等区级系统前期成果,实现了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构建起涵盖33万家企业的全域风险数据库。系统科学设置12个行业领域、65个具体场景,根据场景特点精准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防范工作,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区推广应用。
优服务提素养 厚植安全土壤
如何让监管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今年以来,区应急管理局以“优服务、促发展”为导向,创新推出“预约式检查”“柔性执法”等模式,赢得企业点赞。
“真的太方便了,前几天在手机上预约,今天检查人员就上门来开展安全生产指导服务了,效率非常高,也非常专业。”我区一机械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区应急管理局创新推出的“预约服务”,一份量身定制的安全“体检套餐”就这样送到了企业里。
据了解,企业只需关注“萧山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下方菜单栏,点击“萧然安宁”栏目中的“预约服务”,根据要求填写好相应信息后登录,选择要预约的服务内容及单位类型就能够完成预约。企业还可在系统中自主选择相应的检查服务人员以及预约时间,充分实现“无事不扰,随叫随到”。
接到企业的预约“订单”后,由71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安全管家”团队便会提供隐患排查、事故预防等11项服务清单。针对服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工作人员还会进行全程持续跟踪管理,确保隐患问题闭环整改到位。据了解,该模式推行以来,累计完成预约检查37次,解决问题隐患140余处。同时,对于“预约式”检查服务中发现的隐患一律不作为行政处罚依据,让监管更具亲和力。
此外,紧盯“人”这个关键因素,区应急管理局还不断创新宣教形式,举办“应急奇妙夜”“全国防灾减灾日”应急演练和“国际减灾日”广场宣传等系列活动,并联名“茶百道”奶茶品牌推出“茶道急日”,有效提升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去年,区应急管理局还推出全市首个应急管理学习平台——安全“应”知晓,点击学习人数逾10万人次。此外,金利浦应急安全(宣教)体验馆入选首批省平安文化打卡点和省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区应急管理局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标本兼治、精准防控,深化治本攻坚、推进专项整治、夯实基层基础,以改革创新推动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萧山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区域范例再立新功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