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沈爱新
一、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一样,作为一种营养素而存在于人体。它在人体的含量仅有20—50毫克(平均30毫克),约为身体重量的二百万分之一,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种。尽管含量极低,却是机体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每天都需要摄取碘而合成甲状腺激素。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所以碘是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一旦缺乏,就会造成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如:无力、精力(体力和脑力)不足、精神不集中、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等;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由于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体格发育落后或迟滞。
二、碘缺乏的危害
在缺碘地区(萧山区是碘缺乏地区),由于个体缺碘程度不同,呈现一个由轻到重的谱带,在不同发育时期缺碘,其相应的表现也不同。胎儿期碘缺乏的危害主要包括流产、早产、死产、先天性畸形、克汀病及亚临床克汀病;新生儿碘缺乏的危害主要有新生儿死亡率增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大脑和身体发育迟滞;儿童青少年对碘缺乏比较敏感,可影响智力发育、身体发育,造成运动、视觉、听觉障碍,突出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成年人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大等。
碘缺乏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和0—3岁婴幼儿脑发育和体格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三、人群补碘主要措施
补碘的措施主要有碘盐、碘制剂和富碘食品(海带、紫菜)等。我国预防控制碘缺乏病的主要措施是普及加碘食盐。
四、食盐加碘是防治碘缺乏病的最好方法
碘缺乏病预防控制的根本措施就是补碘。人体对碘的储存能力有限,正常成人每日需碘量约为75微克。由于自然环境缺碘是长期存在的,因此补碘应遵循长期、微量、日常和生活化的原则。人类每天离不开食盐,通过食用加碘盐补碘,符合长期、微量、日常和方便的原则。人类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成为补碘的最佳途径。
五、人体每天需要多少碘?
2023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参考摄入量:0—0.5岁婴儿的适宜摄入量(AI)约为85微克/天,0.5-1岁婴儿的AI约为115微克/天,1-11岁儿童的推荐摄入量(RNI)为90微克/天,12-14岁的RNI为110微克/天,15岁(含)以上及成人的RNI为120微克/天,孕妇RNI为230微克/天,乳母RNI为240微克/天。每日碘推荐摄入量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个体(97%-98%)需要量的碘摄入水平。长期以碘推荐摄入量水平摄入碘,可以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维持组织中适当的碘储备和机体健康。
六、居民如何正确购买和使用碘盐?
1. 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购买时要辨认清楚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
2. 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用随买。
3. 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七、甲状腺癌流行与食盐加碘有关吗?
网上有传言称,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有关。事实真是如此吗?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快速增长趋势,在我国该病发病率上升幅度为“众癌之首”,近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8%。目前甲状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环境、饮食、生活方式及精神压力等多种因素。
根据全国193个肿瘤登记点覆盖2亿人口的癌症监测数据,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食用碘盐监测数据的初步相关分析显示,碘盐消费量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反碘盐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甲状腺癌发生有保护性作用,碘盐和甲状腺癌死亡率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