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
我们在傍晚时分来到县城,天气略有寒意,没有熙攘的人流,漫步在龙川大街上,似乎连呼吸都变得缓慢起来。
绩溪,是一个只有13.8万人口的皖南小县城,青山秀水,温婉简约。我们在傍晚时分来到县城,天气略有寒意,没有熙攘的人流,漫步在龙川大街上,似乎连呼吸都变得缓慢起来。
次日上午,我们沿绩溪河,约20分钟车程,就到了龙川景区。
龙川村,由原坑口、浒里、横川3个村合并而成。东晋咸康三年(337),胡焱定居龙川村,成为龙川村胡氏始祖。龙川村东为龙峰山,村西为凤山,北有登源河,南有天马山,主要地形为山地和丘陵,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进入景区大门,走过拱形石桥,绕过回廊,一条小溪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龙川溪。小桥流水,岸上人家,走在鹅卵石铺就的小道上,远方山峦影绰,和近处高高的马头墙、被秋韵染成各种颜色的植物浑然一体。
奕世尚书坊是位于村子中间的牌坊,这是龙川曾任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的功名坊。它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牌坊分别镌书“奕世尚书”和“奕世宫保”,为明代书法大家文徵明的手书。
少保府在龙川溪北岸,以抗倭纪念馆的形式展示胡宗宪的生平事迹。自明开国以来,东南沿海一直存在倭患,嘉靖年间尤其猖獗,胡宗宪支持部下练兵,其中成就最大者当属戚继光训练的戚家军,后来发展为抗倭主力军。在抗倭斗争中,胡宗宪擒王直、杀徐海,两浙倭患暂告平息。
在龙川溪转弯处,有一座北朝南的砖木结构建筑,这就是胡氏宗祠。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由胡宗宪倡导捐资修建,清光绪二十四年再度大修,总建筑面积1564平方米,集徽派砖、木、石三雕和彩绘为一体。宗祠完好地保存了大量木雕,尤以正厅两侧的木雕荷花为最。
据考证,荷花的图稿出自明代大画家徐渭之手,徐渭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戏曲家、军事家,曾经担任过胡宗宪的幕僚。荷花图构思精巧,章法讲究,花鸟虫鱼,动静相宜,每幅图又有特定寓意,比如荷花与螃蟹,寓意“和谐”;荷花与鸳鸯组图,寓意“和美”;荷花与虾组图,寓意“和顺”;荷花与青蛙组图,取蛙鸣荷叶之下,寓意“和鸣”,荷花图成为现代和谐社会的象征。
龙川村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是徽州出名的进士村。明代先后中进士者24人,出过两个尚书(胡富和胡宗宪);清代,有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又有著名学者胡适。
时令已是深秋,站在村头的桥上远望,青山巍巍,碧水东流,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的倒影更显清新秀丽,龙川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