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春红
暑假里和儿子一起重温《阿甘正传》,本想让他从阿甘身上汲取动力和热情,培养一心做一事的习惯。没想到儿子突然说道:“这部影片算不上励志片啊!”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振振有词地列举出三大证据:励志片通常会强调主人公的心态、处事手段等从弱到强的改变,但阿甘从始至终都没有任何变化;励志片通过展现小人物应对困难的状态来强壮我们的内心,但阿甘尽管经历了球场、战场、捕虾等种种困境,但他显然只是逆来顺受,只是被动地接受生活中的一切;励志片应该能够让我们在主人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能学着主人公的样子挑战自我、改变命运,但阿甘的成功只是基于运气,如果我们以阿甘为榜样,岂不是成了守株待兔的宋国人?
我当然不认可儿子的观点,但此时缺乏足够的证据,只好笑笑:“比起人云亦云,你已经开始有独立的思想了,孺子可教也!”
眼看这一次教育适得其反,儿子越发对于“东打一枪西放一炮”的做法肆无忌惮,我自然无法放任,于是搜索各类文章和资料,希望能够“聚四方之力,创教育奇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五百年来王阳明》让我看到了一道光。
王阳明,被誉为“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能符合这个标准的,前面有孔子,后面有曾国藩!“三圣”之中,孔子的军事能力,史书中寥寥几笔;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期间,以无数次失败为代价才终于摸索出“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策略,成为最后的赢家;只有王阳明百战百胜!有人曾请教王阳明有什么神术?王阳明的回答是:“用兵何术?但学间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不决,不待人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大致意思是,人和人智慧都相差不远,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何为秘诀?不动如山,心外无物!
于是,我特地划出了这段话,把书交给儿子让他阅读。儿子很快就看完了整本书,又回过去细读我划下的重点:“妈妈,你是要告诉我,阿甘的辉煌人生并不是只凭借运气,而是他‘此心不动如山’,牢记妈妈和珍妮的话,无论是在橄榄球场上、越战战场、生意场上,阿甘都展现了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这就是影片要告诉我们的:成功的人,任何时候都不会停下人生的脚步。嗯,我之前的看法狭隘了,《阿甘正传》的确非常励志。”
我赞许地竖起了大拇指。儿子得到我的夸赞,越发卖弄起来:“妈妈,有点神奇呀!你看阿甘和王阳明,一个是智商为75的智障者,一个却是聪明过人的全能天才,但两人却殊途同归,都是凭借着坚定的内心取得了成功。看来真如王阳明所说,决定成功并非人的智商,而是坚定的信念,以及为了心中的答案永远心无旁骛的努力。”
“儿子,你太棒了!你已经完全领悟到了阿甘和王阳明的生活态度,那么,你准备如何向我们展现你他们那里获取的生命能量,把你的小宇宙彻底爆发出来,开启生命自觉,赢得人生辉煌呢?”
儿子哇的一声叫了起来:“妈妈,你的套路可真够长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