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孔亮燕
清晨的江东水厂,500多亩的厂区内设备不停运转。技术员邓波身着工装,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穿梭在厂区内,逐一核对各处仪器参数;走进中控室,紧盯智能化在线仪表数据;如遇厂区有技术改造难题,和团队进行细节研讨……这位“95”后技术员,不仅获评2025年“杭州数字工匠”,更凭借多项技术改造、行业竞赛佳绩,成为水务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的骨干力量。
深耕技改:为传统水务注入数字动能
5年前入职萧山供水有限公司江东水厂时,邓波便带着对技术的热忱,如今已成长为身兼电气工程师、电工技师、工业机器人高级技师的复合型人才。“水务工作看似传统,但数字技术能让它焕发新活力,我很庆幸能成为这份变革的践行者。”说话间带着一股“钻劲”的邓波,先后负责江东水厂电气及自控技改项目,覆盖水厂改扩建、排泥系统优化等关键领域,用技术创新为水务系统智能化按下“加速键”。
中控室作为“神经中枢”,供电稳定性至关重要。在江东水厂二期改建中,邓波自主完成了大屏双路供电线路的设计与选材,并带领团队完成后续设计和施工,保障了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这两年,江东水厂还设立了以邓波作为领办人的青年人才工作室,参与水厂的多项技改,其中微(无)阻力管道混合器改造、排泥系统改造等项目不仅解决了技术难题,更为水厂节约了近70万元的成本。“我们工作室的成员都是技术骨干,这两年还新增了两位萧山区技术能手。”不仅自身技术过硬,邓波还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在工作中培养了很多新兴力量。
在技术研究领域,邓波同样成果斐然。他参与撰写了多篇研究课题,其中《平流沉淀池机械混合与静态混合絮凝效果对比分析》等课题,将一线实践经验转化为可推广的行业技术参考,为水务领域的工艺优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依据。
以赛促学:竞技赛场锤炼过硬本领
“竞赛是技术的‘试金石’,更是突破能力边界的‘练兵场’。”邓波始终相信“以赛促学”的力量。这些年,带着对技术的热爱,他在全国、省市区各级技能竞赛中屡创佳绩:全国信息通信和互联网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杭州市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技能比武第一名、浙江省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赛项第六名……每一份荣誉的背后,都是他牺牲休息时间啃书本、练操作的坚持。
“备赛时接触的机器人视觉定位、物联网组态编程等前沿技术,就像为我打开了新的技术窗口。”邓波坦言,这些竞赛积累的知识,成了他解决工作难题的 “金钥匙”。回到工作岗位后,他将竞赛中学到的逻辑控制、框架搭建等方法应用于实践,在水厂二期改建工程中,顺利解决了阀门信号控制延时问题。
“当时,我对炭滤池曝气参数进行数据采集、对比分析、水样采集,不断调整炭滤池曝气优化强度和时间,并通过优化砂滤池提升区闸板阀自控程序,实现连续输出信号至控制器,延时问题就顺利解决了。”邓波说,这种“赛场学、岗位用”的模式,让他对技术创新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从萧山区技术能手到杭州市技术能手,再到获评“杭州数字工匠”,面对荣誉,邓波始终保持清醒:“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提醒我还有更多数字化难题要攻克。”如今,在江东水厂的设备间、中控室,依然能看到邓波忙碌的身影。这位年轻的“技术尖兵”,正以持续的创新实践,在数字水务的道路上书写着青年技术骨干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