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入秋最美是雁阵

  文/鲍安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韵在于秋,秋韵之极在于秋分,秋分之美在于鸿雁南飞。

  大雁迁徙,一队队排列整齐,或一字排开,或一撇一捺,犹如游动的波浪,高高飞翔。它们从遥远的寒地出发,浩浩荡荡,飞越高山、旷野、森林、麦田、村庄、大海,昼夜不停,穿过阴雨,驾驭秋风,飞越长夜,一心向南飞去。那飞翔,高高托起天空的生机,让人心生敬畏,肃然无言。

  故乡江南,儿时镇北河滩上空,看到高翔的雁阵,凌空飞过。那雁阵,飞得很有秩序,它们一旦飞离地面,飞得强劲,顶风逆上,穿越风云,征服重重关山,抵达江河湖海。那雁阵,俗语云“翅开先作字,风里自成行,行如兄弟影连空”——“鸣则相和,行则接武,前不绝贯,后不越序”,飞出了天性风光,人性色彩。

  那鸿雁,边飞边鸣,前后呼应,高亢的鸣叫声,犹如激昂的军号,鼓舞雁群士气,彼此呼唤联络,呼应关照,称之为“雁唳”——这种来自云端的鸣声,优雅动听,宛如空中的歌舞剧,场面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入秋时,雁飞壮观,飞行的雁阵在天空,长幼有序,飞出了“雁序”——那阵头老雁领飞,壮雁飞得再快,也不得超越老雁,这种飞行秩序,恰如中国传统伦理秩序,长幼有序,尊老爱幼。

  鸿雁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吉祥,内涵涉及婚姻、科举、年寿、伦理等多个方面,深受中国人喜爱。在古人心中,雁象征幸福婚姻,与鸳鸯和凤凰齐名。大雁塔,是唐朝新中进士的题名之地,著名的雁塔题名,成为古代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至高荣誉。那大雁群飞群落,扶孤携幼,是为仁。它们雌雄结缘,终身为偶,至死不渝,是为义。大雁迁徙万里,依序而飞,或人字或一字排列成阵,可谓礼。群飞时衔芦以避落弓缴避退鹰华,夜晚老雁守夜以避伤害,可谓智。它们秋日南迁,春日北飞,年年义无反顾,信实守约,可谓信。在天地间,再也没有一种美,能有如此理想化人格,人性化风光,人情化烟雨。

  庾信有“失群寒雁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汉武帝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兮雁南飞”,柳宗元有“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王勃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李白有“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杜甫有“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王昌龄有“莫道蓟门书信少,雁飞犹得到衡阳”,等等。那鸿雁,已不是单纯的候鸟,被赋予深深的文化情结,丰富的人文意蕴。

  大雁南飞,是深秋时最美的景致。晏殊在《采桑子》中有“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李清照在《一剪梅》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那雁阵凌空,构建了千年文化意象,有着亲切感人的精神密码。

  秋天时节,天光掠影,雁在《汉书》中有“鸿雁传书”典故,明清官式建筑有雁衔绶带纹样,故宫紫檀木雕夔龙纹玫瑰椅上,有双夔龙首尾相衔呈现的动态雁阵。徽派“四水归堂”天井排水系统,隐喻雁阵迁徙秩序,雨水沿飞檐汇入暗渠如雁阵队形,中央蓄水池暗藏农耕智慧。暨南大学图书馆镂空穹顶,复现《诗经》“鸿雁于飞”意境,玻璃幕墙蚀刻雁纹,以参数化设计实现节能采光。广州白鹅潭艺术中心,通过雁阵式结构网格,用钢量减少27%。那千年的飞雁智慧,让传统意象在当代建筑语境中,构建了意味深长的人文风情。

  秋天最美是秋分,秋分最美是雁阵,大雁高飞,天高辽阔,飞出漫天落叶的浪漫,收获时节的喜悦,秋分物候的菊花芬芳。鸿雁传情,它们是天空的诗行,一群群灵动的身影,一声声清冽的鸣叫,自云外穿透而来,那是人间无声的仰望,长空浩渺,清霜辽阔,尽在眼底的沉寂,穿透旷野,越过高天厚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第08版:影像
我们为什么迷恋 古代生活?
入秋最美是雁阵
“西席”是教师的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