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盛凤琴 通讯员 周卢姗 洪斐
东西协作,山海情深。今年是萧山援川医疗协作的第5年,萧山的医卫人远赴千里,为当地送去先进的医疗技术,通过义诊服务、健康教育、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医技科室建设等形式开展技术扶持,留下“萧山经验”,为当地群众带去健康和希望。
千里送医 为高原患者点燃希望
9月14日,萧山区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建岳一行远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与受援医院共谋医疗对口支援工作,共建脊柱侧弯筛查康复中心。抵达康定的第二天,萧山区·康定市对口支援医疗卫生联席会议召开。会上,康定市民族医院院长刘军和王建岳共同签署了脊柱侧弯筛查康复中心合作协议。
康定地处川西高原,部分青少年受环境、习惯等因素影响,存在脊柱侧弯健康隐患,但当地缺乏专业筛查技术与系统康复干预能力,群众“看病远、看专病难”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民生痛点,区中医院发挥骨科、康复科等优势学科专长,依托区脊柱侧弯专病中心的技术支撑,通过专家指导、远程会诊、技术传帮带等方式,协助康定市民族医院建立标准化脊柱侧弯筛查流程与中医特色康复治疗体系,让当地的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填补了当地脊柱侧弯专科诊疗空白。
今年是区中医院对口支援康定市民族医院的第5年,累计已经有15人参与协作,为受援医院填补了多项医疗空白。
区中医院驻点康定对口支援的医疗专技人才周立锋说:“今年上半年,我们的‘舒髋健膝走康途’公益项目已为7名康定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这个项目旨在帮助康定当地受病痛困扰但因经济困难等无法及时治疗的患者恢复健康。随着医疗协作的持续开展,我们希望能为当地的髋、膝关节以及脊柱畸形患者带去更多希望。”
结对协作 把“萧山经验”留在当地
医疗协助是两地沟通的一座“桥梁”。两地医疗协作交流的不断深化,为当地百姓就医提供了更优质的诊疗资源。
目前,我区直属医院与四川省康定市、广元市建立了6个结对协作,分别是区一医院结对广元市旺苍县人民医院,萧山医院结对广元市旺苍县妇幼保健院,区三医院结对康定市人民医院、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区中医院结对康定市民族医院、广元市旺苍县中医医院。
今年以来,区一医院共派出放射科、肛肠外科、甲状腺乳腺外科、护理等领域的4位专家前往旺苍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派出感染性疾病科1名专家前往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开展帮扶工作。为突破放射科诊疗技术瓶颈,帮扶团队协助旺苍县人民医院完成关键设备更新,优化检查流程,为放射科争创广元市县级乃至市级重点专科提供了有力支撑。
去年以来,萧山医院派出多名妇产科、甲乳外科医生到旺苍开展医疗协作。甲乳外科徐喜龙医生参与建设旺苍县妇幼保健院的甲乳外科,开设甲乳外科专科门诊,参与制定多项医疗规范和操作流程,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妇科副主任医师姚丽娜担任妇产科执行主任,指导围产期保健门诊工作,规范产检流程,强调高危妊娠的早期筛查与管理,提升科室对产科危重症的早期识别和处理能力。
今年5月,区三医院选派徐科伟、钟涛两位医疗骨干赴康定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医疗帮扶。针对当地技术薄弱环节,徐科伟成功主导开展了该地区首例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手术,共主刀、指导完成手术10余台,其中三四级手术占比70%;钟涛重点提升该院内镜诊疗能力,参与完成胃镜、肠镜检查治疗80余例,指导内镜下息肉摘除手术12例。
帮扶团队通过“点对点”“团队带团队”的模式,把“萧山经验”留在当地,做到了“人走技术不走”。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区累计向西部选派专业技术人员17人,涉及妇科、影像学科、康复科、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等相关专科领域,有效助力当地医疗水平提升,完成门急诊、会诊4576人次,完成手术271例,培训人员62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