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味子

忽然怀念台风了

  ■骆红惠

  蝉鸣在杭城四十度高温的空气里被烤得发脆,空调外机嗡嗡作响,像困在热浪里的蝉。我刷着台风“剑鱼”实时路径的消息推送,指尖划过卫星云图上那片旋转的白,竟生出几分期盼。但愿它来,带些风雨,灭一灭这嚣张的暑气。

  这期待忽然勾起一段潮湿的回忆。童年时住在小山村,房子是祖传的砖木结构两层小楼,瓦是黑的,墙是灰的,经年风雨剥蚀,显出一种沧桑的疲惫。每年八月,台风便像不速之客,接二连三地造访。每当广播里传出台风警报,整个村子便笼罩在一种肃穆的气氛中。

  母亲会提前备好蜡烛、手电筒,因台风一来,电是必断的;又买些耐放的饼干,炒些瓜子、番薯片;雨伞雨衣一一检查过,放在门后顺手的地方。最叫我难忘的是,台风来临的夜晚,全家将篾席铺在一楼客厅的泥地上,挤在一起打地铺。泥土的凉透过篾席渗上来,混着墙角青苔的湿气,与窗外呼呼的风声交织。木结构老房,那一刻显出几分摇摇欲坠的脆弱。我和兄姐躺席子中间,看着母亲用布条把窗户缝塞紧,父亲则拿着锤子,给二楼几扇朝北的窗户临时钉几根木条加固。有线广播里的台风预警一遍遍重复,那声音被风刮得忽远忽近,显得格外阴森可怕。

  外面,风一阵紧似一阵,呼啸着穿过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雨点砸在瓦片上,噼里啪啦,如同撒豆。雷声隆隆,电光不时划破黑暗,刹那间照亮家人紧张的面容。我缩在薄被里,耳朵却竖着,捕捉每一丝异常的声响——椽子是否呻吟?屋梁可有异动?幼小的心中满是恐惧,唯恐这老屋承受不住狂风的撕扯,一夜之间坍塌下来。母亲一遍遍地安慰着,叫我们安心睡觉,有她和父亲守夜,一旦有异常情况会喊我们逃出去。后半夜的风最是吓人。它裹着雨,撞在木门上,发出“咚咚”的闷响,像是有人在外面用力推搡。木窗棂被吹得“吱呀”作响,仿佛下一秒就要被掀飞。偶尔有瓦片被风吹落,“哐当”一声砸在院角的石板上,全家人紧张地屏住呼吸。我攥着母亲的衣角,强撑着睁大眼睛,恍惚间,耳边的风雨声变成了模糊的嗡鸣,再一睁眼,晨光已从窗缝漏进来,台风已经过去。

  村里总会有几家的房屋在台风天遭殃。谁家的屋顶被掀了;谁家的猪圈屋塌了;谁家的老树倒了砸坏了屋檐;尤其是几户住茅草屋的人家损失更重。清晨风歇雨住,大人们出门查看灾情,互相帮忙修补房子,孩子们则跑来跑去捡拾被风吹落的果子。我家房子虽旧,却每次都挺住了,当然因瓦片被吹落引发多处漏雨是免不了的。现在想来,大约是祖上建造时用了上好的木头做栋梁,扎实稳固,扛住了一次又一次的台风。而那些抗台的不眠之夜,虽然害怕,却也是记忆中家人最贴近的时刻。

  如今我住在城里,高楼大厦是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结构,据说能抗九级地震,台风更是不在话下。今年暑期四十度的高温天持续一个多月,走在街头,仿佛踩在滚烫的铁板上,热气腾腾。我站在阳台,看外面的太阳光都是发白的,远处的摩天大楼在热浪里模糊了轮廓。夏天是越来越热,台风却来得少了,即便预报有台风形成,也往往绕开杭州而行,或者减弱为热带风暴。

  我转身走进空调房,莫名怀念起童年提心吊胆的台风夜。怀念烛光下父母年轻的面容,怀念篾席的清凉,甚至怀念那种混合着恐惧与期待的复杂心情。原来有些记忆,就像风一样,会在某个炎热的夏日,悄悄吹回心头,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家人的温度,提醒我那些曾经的岁月,从未走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背包客~~~
如烟事~~~
五味子~~~
茶客说~~~
紫藤阁~~~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深读
   第03版:公益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财经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自驾了一次318
战士第二故乡
忽然怀念台风了
我与报纸的情缘
我在康定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