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烟事

战士第二故乡

  ■赵显一

  那年夏天,我和好友焕林一起去舟山,并搭乘几个海钓朋友的游艇,上了一个小岛,几年后发现,原来这个岛,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被守岛战士称作第二个故乡,谱写的歌曲经久传唱,令人神往。

  第一天,我们是在定海落脚的。吃过晚饭,我和焕林走路出去,来到海滨公园。看着退潮留下的痕迹,听着《军港之夜》的背景音乐,海风拂面,感觉无比清凉。同学建华在定海度过了20多年的军旅生涯,我来看过他几次,对这个城市有一种特别的感情。

  次日一早,我们上了一条游艇。游艇从沈家门码头徐徐离开,开过普陀山一个小时左右,顿觉海面旷远辽阔,海水一下子由浑浊变得很蓝。驾驶员说,今天浪大。游艇像万顷波浪上的犁铧,被犁开的海浪,滚滚向后。我在船尾欣赏着海景,衣服被风吹得啪啪作响,同去的老王晕船,躺倒在了窄小的床上。不久,我和焕林也是重心不稳,头昏脑胀,心里生出一种恐惧感,好像游艇随时有解体的可能。去海钓的几个人则神态自若,看不出任何异样。

  一个个岛屿,慢慢地被抛在身后,海岸线上的货轮,仿佛一动不动地,在我们目之能及又很遥远的地方,我们离开陆地已经很远了。海浪越发大起来,几个海钓的人在一旁合计,好像要改变线路。

  游艇驾驶员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长长的岛屿,码头周围有各种房屋,挤在一起,码头不远的礁石上,是一个灯塔,沉稳地立在那里。船在摇摇晃晃中靠近码头,晚上海钓大概就在这片海域了,我仿佛看到他们几个摩拳擦掌的样子,信心满满。

  王老板和我们一起在岛上安排好客栈,稍事休整后,出来找了一家海鲜排挡,点好菜,向着大海,开始喝酒。海鲜是真的鲜,那种小海鲜,蛏子、斧头鱼、梭子蟹,在远离大陆的餐桌上,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晚上,我们枕着海浪的声音入睡,在干净温馨的旅馆里,我们都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早上,我们去岛上走了几个地方。

  我们所在的这个岛,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东极镇,与太平洋接壤,是舟山渔场的中心,面积2.95平方公里,离陆地大约49公里远。这里是我国最东部的住人岛屿,常住人口200来人。岛上,山庄、客栈、面馆和小酒吧比比皆是,沿山而建,错落有致,多是石头垒砌,有“渔夫客栈”“海客之家”, 而“面朝大海”是个面馆的名字,有点意思。岛上悬崖、岩峰众多,环岛有水泥路相通,站在蓝天白云下,海水清澈,草木茂盛,太平洋的风越过东海,吹在脸上,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参观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射点后,海钓的人回来和我们会合,说昨晚上仅上了几条带鱼而已,渔获寥寥,有点扫兴。

  若干年之后,我常常在地图上看那个小小的白点,和朋友们聊起这个遥远的海岛。有一次,了解到《战士第二故乡》这首军旅歌曲就诞生在这里,我心情为之一振,小岛还大有来头啊!1963年,守岛战士张焕成创作的《以岛为家》这首诗作,被原南京军区领导沈亚威、词作家向彤下部队体验生活时发现,修改后谱成曲子,经由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演唱,传遍大江南北。张焕成是浙江仙居人,被发现这首诗时,张焕成已经退伍回乡。

  1986年年底,我去参加一个企业的迎春联欢晚会,我的表哥是团支部书记,邀请我表演节目,我演奏了一曲口琴独奏《北国之春》。晚会上,有一位年轻的员工,上台演唱了《战士第二故乡》,动听的旋律和歌词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回到家里,找来曲谱,用口琴学起了这首歌,几天时间就练得很熟悉了,一直到现在,还能一丝不差地演绎。

  那年夏天,我和焕林跟随他的几个朋友闯入的这个东海小岛,它的名字叫东福岛。“云雾漫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咱岛儿荒,从来不长一棵树,全是那石头和茅草。有咱战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岛变模样,搬走那石头、修起那营房、栽上那松树、放牧着牛羊,啊祖国,你可知道战士的心愿,这儿就是我们的第二个故乡”,这熟悉的歌声,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战士们在当时的艰苦环境下,改造荒岛,戍守海防,保家卫国的场景……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背包客~~~
如烟事~~~
五味子~~~
茶客说~~~
紫藤阁~~~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深读
   第03版:公益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财经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小记者
自驾了一次318
战士第二故乡
忽然怀念台风了
我与报纸的情缘
我在康定唱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