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1日 星期四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凉绿豆粥

  文/吴 建

  夏天,热浪如潮,天地仿佛成了一个巨大的蒸笼。蝉鸣聒噪地响彻树梢,树叶蔫头耷脑,连风都是滚烫的,掠过肌肤,只留下一阵灼人的触感。在这样燥热的时节,一碗清凉的绿豆粥,便成了最贴心的慰藉,承载着岁月里绵长的温情与回忆。

  自我记事起,每年夏天,母亲总要拿出珍藏的绿豆,它们一粒粒饱满圆润,在晨光下泛着幽幽的绿。绿豆是前一日便浸下的,吸饱了水,胀得圆滚滚的,绿皮上裂开细小的缝,露出里面淡黄的肉来。母亲说,这样煮起来容易烂,省柴火。

  灶间已生了火,铁锅里的水开始冒出细小的气泡。母亲将绿豆沥干了水,倾入锅中。火苗欢快地舔舐着锅底,锅里的水渐渐泛起涟漪,绿豆粒在沸水里上下翻腾,像一群不安分的小鱼儿。我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看着火舌舔着锅底,忽长忽短,忽明忽暗。母亲不时用长柄勺搅动锅中的绿豆,怕它们粘了底。水汽升腾起来,裹挟着豆香,在狭小的灶间弥漫开来。

  “去摘几片薄荷叶来。”母亲一边熬粥一边吩咐我。我便蹦跳着出了门,到屋后的菜地去。菜园里长着薄荷。薄荷叶长得茂盛,青翠欲滴,轻轻一掐,便有清凉的气息蹿入鼻腔。我摘了一片,还顺手捋了一把嫩叶尖,含在嘴里嚼着,顿时满口清凉。

  回到灶间,绿豆已经煮开了花,绿皮脱落在汤里,像无数细小的舟船漂浮在碧波上。母亲接过荷叶,在清水里漂了漂,切成丝,撒入锅中。霎时间,一股清凉的气息弥漫开来,在热气腾腾的灶间辟出一方清凉天地。

  等待绿豆粥煮好的时光,总是格外漫长。我在院子里玩耍,时不时跑到灶台前,眼巴巴地望着铁锅,问母亲:“粥什么时候好呀?”母亲总是笑着说:“快啦快啦,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随着时间的推移,绿豆渐渐变得软烂,绽开了小小的花,释放出独有的清香。那香气,混合着柴火的味道,在院子里弥漫开来,钻进鼻子里,让人垂涎欲滴。

  终于,绿豆粥煮好了。母亲揭开锅盖,一股白色的蒸汽袅袅升起,带着清甜的气息。她舀出一碗,放在井台边的石板上晾凉。石板被井水浸润,透着丝丝凉意,能让绿豆粥更快降温。不一会儿,绿豆粥的温度便适口了。

  我们围坐在院子里的小桌旁,每人面前一碗绿豆粥。母亲又切了一碟腌黄瓜,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我迫不及待地舀了一勺送入口中,绿豆的清香顿时在口腔中扩散开来,煮烂的豆沙绵密细腻,偶尔还能嚼到一两颗未完全化开的豆粒,别有一番趣味。荷叶的清凉从舌尖一直蔓延到喉咙,将一天的暑气消弭殆尽。软糯的绿豆、浓稠的米粥,在舌尖上化开,清凉又甘甜,仿佛把整个夏天的燥热都驱散了。

  父亲吃得很快,呼噜呼噜几口就见了底。母亲又给他添了一碗,这次他吃得慢了,一边吃一边说着田里的事。说东头那块地的玉米长得不错,只是近日虫害多了;说西边水渠的水小了,怕是上游有人截流。母亲静静听着,偶尔应和几句。

  天色渐暗,邻居家的灯火次第亮起。不知谁家也在煮绿豆粥,那股特有的清香飘过矮墙,与我们桌上的气味混在一处,分不清彼此了。蚊虫开始活跃起来,母亲点起艾草绳,青烟袅袅上升,与夜色融为一体。

  如今想来,那碗绿豆粥里盛的,何止是解暑的良方。母亲将整个夏天的清凉都熬煮了进去,将平淡日子里的温情也搅拌其中。而今我虽能买得起各种昂贵的解暑饮品,却总觉不如记忆里那碗绿豆粥来得沁人心脾。

  小暑的热浪依旧在翻滚,而一碗绿豆粥,却能让人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方宁静与清凉。它是夏日里的一抹温柔,是岁月沉淀下来的美好,在时光的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温暖着我的心,也温暖着每一个思念的日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文化 漫谈
   第07版:公益
古画里的石榴
清凉绿豆粥
蟋蟀声声入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