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殿君 通讯员 漏鑫瑞 汤海飞)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连日来,区劳模工匠宣讲团深入基层一线,传授精湛技艺,传播先进理念,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
“焊接时要选择合适的电流、电压、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在异形结构焊接时,要特别注意焊枪运动。”在浙江东南网架集团吴志新技能大师工作室里,杭州工匠吴志新为一线焊工和技术骨干上了一堂干货满满的焊接技能培训课。作为焊工技能培训导师,吴志新积极推动各类技能竞赛与专业培训,以赛促学、以学促用,鼓励指导更多有志青年钻研电焊技术,为企业突破工艺瓶颈、保障产品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
在义桥镇联三村党群服务中心,浙江工匠、颐乐养老护理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王利,为居家养老的老人及家属代表普及专业的养老护理知识。围绕老年人身心照护、安全注意事项、养老模式探索等内容,王利为村民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现场手把手教学简单易学的手指保健操,指导老人进行手指屈伸、旋转、抓握等规范动作练习,锻炼手指灵活性,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村民纷纷表示,这种“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专业指导,不仅增强了日常自我护理的意识和能力,更让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夏日盛,虫害多。近日,萧山城市害虫消杀有限公司有害生物防制员、萧山工匠陈梁柱受邀走进各镇街机关单位,为辖内卫生专管员、物业公司、环境清运单位开展宣传培训。陈梁柱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四害防制的重要性、基础知识、防制技术及操作规范等内容进行系统授课。“病媒生物防制是守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精准、科学、环保的操作至关重要。”陈梁柱提醒,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环境和健康安全。生物防制培训有效提升了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为基层单位科学、高效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干净、健康、宜居的城市环境,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在萧山技师学院的报告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技艺体验课点燃了青春的热情。萧山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代表性传承人甘海水走进校园,为学子带来一场“指尖上的艺术”宣讲与互动教学。甘海水向同学们介绍了萧山面塑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与文化价值,展示了其色彩艳丽、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的独特魅力。“面塑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民间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甘海水一边讲述,一边现场演示了面塑制作的基本技法——揉、捏、搓、切、刻、划。同时,他鼓励学生:面塑是一门需要耐心和专注的技艺,就像学习任何本领一样,贵在坚持和创新。
今年以来,萧山区劳模工匠宣讲团以技艺为媒、以温情为桥,开展宣讲服务活动25场次,受益群众3000余人次,将“三个精神”转化为服务发展的生动实践,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劳动热情与创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