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潘佳佳
蝉鸣声里,暑假已过半。当大多数孩子还在埋头赶作业时,这群小学生已完成了一份特别的“暑假作业”,这里没有枯燥的重复练习,也没有难懂的复杂习题,有的只是舞蹈房里挥洒的汗水,篮球场上跃动的身影,草丛中探索的乐趣,以及兄妹相伴的温馨时光。他们用独特的假期生活证明:在热爱中快乐成长,才是假期最好的打开方式。
会学习:用脚尖舞出成长乐章
回澜小学新五年级学生曹槿的暑假时光,是一曲由热爱谱写的交响乐。她把自己的一天切成四段:学、动、读、梦。“每当踮起脚尖,我就感觉自己像一只自由的小鸟。”曹槿说这话时,眼睛里闪着光。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她在“魅力舞者”2025年第十二届舞蹈艺术节总展演上,以一支灵动的佤族舞《黑珍珠》征服了评委,将金奖收入囊中。当奖杯被捧在手心合影的那刻,她脸上绽放的笑容,仿佛在诉说: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
然而,曹槿的暑假乐章远不止舞蹈这一篇章。傍晚时分,她会在小区里跳绳、打羽毛球,或是去游泳馆畅游,运动时的欢笑声是她最动听的伴奏。“运动让我充满活力,感觉浑身都充满了力量。”她笑着说。夜深人静时,她又化身“小书虫”,沉浸在《我的世界》的奇幻冒险里,或是跟着《贾里全传》《贾梅全传》中的主人公一起成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她的心愿,她期待接下来的假期时光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三亚的碧海蓝天,感受哈尔滨的夏日清凉,用双脚丈量这个世界的广阔。
会生活:小肩膀上的大担当
博奥小学新二年级学生庄栎楠这个暑假多了一个新身份——妹妹的“小小监护人”。上完儿童画、爵士舞和硬笔书法课后,他回到家变身为妹妹的“跳绳教练”,一遍遍示范正确的跳绳姿势,耐心地数着“1、2、3……”除了当“小老师”,他还要负责接送妹妹上下兴趣课,细心地提醒妹妹“天气热要多喝水”。
在妈妈欣慰的目光里,这个“小大人”总能把妹妹照顾得很周到。他会把兴趣班学来的新舞蹈教给妹妹,也会把自己最喜欢的绘本和妹妹一起分享。“我们一家人马上要去安吉溯溪玩水了,相信有哥哥在,妹妹一定会玩得特别开心。”妈妈笑着说。对庄栎楠来说,照顾妹妹早已不是任务,而是生活中的日常。他用小小的肩膀,诠释着最美好的手足情深。
会玩乐:在探索中发现更好的自己
任伯年小学新四年级学生项霖翊的暑假,像一本充满奇思妙想的冒险故事书。当其他同学穿梭于各种兴趣班时,他却在小区的每个角落书写着自己的快乐篇章。清晨,带着小伙伴们观察蚂蚁搬家;午后,在树荫下发明新游戏;傍晚,和爸爸来一场精彩的围棋对决。
“我是这个暑假最快乐的小孩!”项霖翊骄傲地说。他用泥巴堆城堡时,学会了空间布局;组织捉迷藏时,掌握了团队协作;就连和小伙伴闹矛盾又和好的过程,都是他学习人际交往的机会。那些看似简单的游戏,都让他看到了新的自己。
项霖翊的暑假,没有固定的课程表,却有无限的可能。他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永不疲倦的好奇心,在玩耍中构建着自己的成长地图。正如他所说:“快乐是最好的老师,玩耍是最好的课堂。”
会运动:在跳跃中触摸快乐
篮球在地板上“砰砰”作响,像是在和高桥小学南江校区新一年级学生余勤昊说着“加油”的秘密。这个活力十足的小男孩每周都要上两次篮球课,每天早晚还要各跳半小时的绳。汗水常常浸湿衣服,却从不见他喊累。“运动的时候我最开心!”他边擦汗边告诉妈妈。
别以为他的暑假只有运动。每到周末,他就会变成一个小小探险家,牵着妈妈的手去浙江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在科技馆里摆弄各种新奇装置。“那个会转的星球仪太酷了!”他兴奋地比划着。晚上回到家,他又摇身一变成了“数学小达人”,和妈妈玩趣味扑克时,加法、减法算得又快又准。“我的暑假就是在蹦蹦跳跳中长大!”余勤昊这样形容自己的假期生活。的确,无论是在球场上奔跑,在博物馆里探索,还是在家里动脑筋,他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快乐地成长着。
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作业”背后,似乎也映照出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孩子们用各自的方式告诉着爸爸妈妈:成长的道路从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在各自的轨道上快乐生长。这个夏天,他们将“求知若渴”写成舞蹈房里的坚持,把“活力四射”画在运动场上,用“温暖贴心”记录照顾妹妹的日常,以“天马行空”描绘自由探索的乐趣。相信未来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记住在这个温馨的暑假里,不仅有欢声笑语,更有对热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