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归雁反哺 回报桑梓

  文/金海焕

  草木萌新,万物清亮透彻。安坐于宁静自然的村居小院,应该是最理想的居所。养花品茶,惬意满满。这座小院的主人,是昇光村新乡贤联谊会会长李高峰。

  李高峰是企业家,公司落脚在淳安、建德等地。

  1

  2008年,李高峰从绍兴文理学院法学专业毕业,他在司法系统工作了一年总感觉人生的坐标定位不清晰,没有发挥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状态。

  年少的心,有好奇,更有憧憬,“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弦始终在拨动。家人总是觉得,有一个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别人是求之不得,自己却要把它扔了,这在当时也是刷新常人认知的。那段时间,连续几个夜深人静的晚上,他都在琢磨着这件事,权衡着利弊,一切都得靠自己做抉择,去还是留,在心底坚韧地拉锯着,磨得他有些心烦意乱。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高峰终于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走出安适区,去外面闯荡一番再说!李高峰凭着一股敢闯敢干的勇气,想着先从热门的基建版块找一下突破。

  那几年,基建工程正迎来井喷式发展,随着智能化技术参与社会发展的力度与日俱增,与智能化紧密相关的弱电工程装配也迎来了黄金窗口期。

  时值杭长高铁开工建设,萧山段的安置房建设中需要装配大容量弱电表。李高峰仔细研究招标流程,逐一熟悉投标办法,组建施工团队,最终一举中标,这也为后续工程承揽积累了丰富而生动的成功经验。

  2

  “我最艰难的是在G20峰会主会场的空中花园建设攻坚战时,五天五夜不下楼!”

  李高峰用食指轻轻敲击烟头,烟灰簌簌抖落下来,仿佛也抖落了他语气中的疲惫。

  作为施工建设的项目经理,他全程参与并见证了空中花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有到建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功能最全、中国特色最浓、生态环境最优的空中花园之一的这一传奇过程。

  屋顶花园的设计理念为“西湖明珠从天降,龙飞凤舞到钱塘”,展示以“杭州元素”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林泉景致。工程建设之初,仅仅屋面种植土等施工材料要运输到48米高的屋顶上去就给大家出了一道现实难题。垂直梯井上下运输速度太慢,物料又容易堵塞通道。工期是倒排的,隔三岔五还要汇报工程进展……团队首先尝试用履带接力的方式,但这些东北土、复合土黏性较大,常常附着在履带上不肯下来,造成时间、材料上的较多浪费,时间不等人,真是急煞人,怎么办?

  困难往往是最能激发聪明才智的。李高峰想到了小时候“运谷入仓”的场面,类似将米粒用翻斗机输入谷仓的原理。于是,施工团队将这一设计方案报给五金厂,定制出一组翻斗塔吊装置,还给它取名“圆筒翻滚机”。

  场外拌合的种植土是一筒接一筒地翻上来了,可是这么多的土分摊开去又是一个棘手问题。楼顶荷载有限,不能大量集中堆积,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小觑。工程刚开始就赶上寒风刺骨的冬季,那年特别冷,土都冻成了一个个硬疙瘩,风带着刀子,刮在脸上、手上,露天平台根本就没处可以躲避风霜的拷打。工程是不能说停就停的,他安排工程队员三班倒连轴转赶工期。丝毫不敢有一丁点儿懈怠。为避免集中堆放产生的安全负荷隐患,土堆必须化整为小,分而运之。一辆辆小型电动三轮车在楼顶忙碌了起来,穿梭在花园建设各个功能区块。

  约6.5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场地看似很大,约有9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但真要伸开拳脚干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电动运土车必须严格遵守限速的规定,各个功能区块一划分,设备材料一堆放,还有各种管线、给排水设施来穿插,就显得狭窄而局促,大抵可用“螺蛳壳里做道场”来形容。

  限于空中花园的承载能力,植物种类的选择和配置以复层结构为主。小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植物一一安插到位,花园里各类苗木就达1万多株,色块苗也有100多万株,日常养护需要调动21位护养员精心培育这些高空作物,“一日三餐”营养投喂不可断,整形修枝“美容保养”不能缺,一番细心呵护下来,保证了97%的植株移栽存活率,所有的这一切为的就是让它们安心落户,一展独具江南韵味的中国林泉景致。

  仅用不到一年时间。李高峰参建的巨型空中花园成了第一个整体工程中完成的子项。站在高大健硕的“树王”之下,面对满眼茵茵绿草、植被繁茂的巨型花园,举目远眺浩浩荡荡的钱塘江水,隔江对岸的“日月同辉”浮光跃金。

  G20杭州峰会之后,空中花园的喜讯纷至沓来,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获得2017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屋顶花园作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也是李高峰最引以为傲的。李高峰团队参与建设的空中花园专项施工工程获得2016年度“西湖杯”装饰优质奖,其个人荣获浙江省G20杭州峰会工作先进个人和G20杭州峰会主会场工程建设功勋个人。

  “工程量不算大,但过程极不简单,终生难忘。”面前的李高峰轻轻摇头摆手,转动烟嘴,摁灭了,长长地吁出一口烟气,如释重负一般。

  3

  2023年1月,义桥镇第一个村级基层新乡贤联谊会——昇光村新乡贤联谊会成立,李高峰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他以自己的影响力努力回报桑梓。

  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帮衬下,新乡贤联谊会就张罗起村里的民生事来。

  村里高龄、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吃饭问题牵动着大家的心,村委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后,与新乡贤联谊会班子成员商议,决定参与义桥镇“义孝”大食堂推出的老人助餐中央厨房集中配送服务。前期招募送餐志愿者,摸排需要送餐的老人,落实每日菜单,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细致入微。“政府补一点,乡贤助一点,自己出一点。”这“三点”像涓涓细流筹措起了食堂日常经营的资金。老人们吃着放心,家人们看着开心。村民们献着善心。“义”“孝”两字有了热乎乎的、新鲜的模样,融进了一碗碗饭菜里,一股股暖流在正午的坊间流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三餐四季,每时每刻,助餐员一张迎上去的笑脸,韵开了倚门而立老者皱缩的眉眼。老人们竖起的一个个大拇指像一枚枚勋功章一样,映出昇光村“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的最艳丽的人文底色。

  除了逢年过节向困难和高龄老人的上门慰问,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搭台唱戏、马灯表演等文体休闲活动等事项外,新乡贤联谊会还带领群雁归来,反哺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参与家乡治理,村民共富。当前,义桥正迈上打造南杭创新创业集成地、山水都市风貌展示地、现代基层治理示范地、璀璨诗路文化标杆地的大道,智能制造中心、生态宜居新城、全域高效智治、文化传承高地的蓝图清晰宏阔。正是像李高峰一样的归雁,乡愁牵引起乡里乡亲,水乳交融的乡村共富模样凝练而浩荡。

  雨霁,小院背面的修竹滴青翠绿,挺拔高挑,微风拂动,带着湿漉漉的笑意频频点头。竹林幽深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鸣叫,“布谷——布谷——”

  我想,只要用心去布谷,颗粒盈仓的那一天也就不会远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乐活
   第04版:影像
朝颜若烬
音乐“点亮”了村民生活
归雁反哺 回报桑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