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28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毛奇龄展示馆开馆 城厢打造全新文化地标

  记者 郭立宏 摄

  本报讯(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杨蕾)昨日,随着毛奇龄展示馆的开馆,老城厢又多了一处全新的文化地标。

  毛奇龄(1623—1716年),浙江萧山人。他在诗词、音律、训诂、书法、经学、史学诸方面均颇有造诣,其文学理论对后世具有重要启发和指导意义,在清初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因其出生的地方就在连通运河的西河畔,后人又称其为“西河先生”。

  毛奇龄一生著作颇丰,有28种著作录入《四库全书》,35种存入《四库全书》目录。毛奇龄“经世致用、革故鼎新”的治学精神,恰与当代萧山“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城市品格一脉相承。

  为进一步深挖萧山老城区历史文化人文资源,2023年,城厢街道以百尺溇未来社区建设为契机,将位于直石板弄的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旧楼改造为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毛奇龄展示馆。

  为此,城厢先后举办了毛奇龄诞辰400周年学术研讨活动和毛奇龄展示馆布展内容专家评审会。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精心筹备、打造,充满文化气息的毛奇龄展示馆终于揭开面纱。

  展示馆围绕毛奇龄人生各个阶段,设置了城厢世家子、流年辗转苦、征车入朝阙、典籍永流光、悠悠乡梓情等单元,通过文献展陈、实物复原、数字交互等形式,生动呈现毛奇龄跌宕起伏的人生遭际和博学宏富的学术成就,更将城厢的运河文化、古城风貌与毛奇龄生平有机融合,让市民在触摸历史中感受文化的温度。

  走进二楼展厅,就像走进了历史。展厅以传承文化与历史对话为主题,设计成江南水乡风格,通过一层层的阶梯式排布,勾勒出毛奇龄辗转漂泊的一生,同时也体现了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面貌。展厅里陈列着大量与毛奇龄有关的书画作品,以及他所有著作、相关资料的影印件。

  毛奇龄展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日10:00—20:00,欢迎市民前往参观,开展一场与先贤的对话。

  馆内每年还将策划开展50多场活动,如非遗快闪实验室、节气美学工作坊、西河电影日、跨代际协作工坊、儿童书法体验、旧物新生市集、书店菜场日、文化讲座等,通过串联毛奇龄生平、学术成就与相关贡献,链接文化传播、学术研究与社区生活,打造“可触摸的记忆”,激活城厢文化基因。

  另外,这里还将作为社区的文化空间,吸引多位“奇龄文化IP主理人”入驻,为居民提供文创、手工、茶饮等多样化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乐活
   第04版:影像
我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97万件
我区12家企业入选省先进级智能工厂
区政府十七届第六十次常务会议召开
专家学者共话湘湖文化传承创新路
毛奇龄展示馆开馆 城厢打造全新文化地标
江东水厂第二路原水管线工程通水试运行
萧山机场暑运客流量预计突破910万人次
礼赞 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