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微光守护”到“星河联盟”

靖江奋力绘就文明新图景

  ■记者  高宇楠  通讯员  王畅

  6月14日,靖江街道举办“善美靖江”全域文明提升行动暨2025年度“立青计划”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从“微光”到“星河”,靖江街道正致力于将散落在各个角落的点滴善行与青年力量汇聚起来,让个体的光芒交相辉映,共同照亮文明靖江的美好未来。

  

  聚人气

  榜样力量  激活向善基因

  仪式上,“微光守护”计划率先启动。现场对首批“星火捕光人”和首批“微光践行者”进行了颁奖,肯定他们在文明建设中发现和践行善美,以激励更多人投身于文明实践。

  这份礼赞恰逢其时。自年初“护灯侠”潘奕辰默默“拨转”红绿灯的故事火遍全网、引发热议后,靖江街头巷尾的暖心故事从“默默无闻”走向“蔚然成风”:热心市民张女士拾获十万元存单,毫不犹豫上交寻主;女车主果断停车打双闪,扶走误入车流的老人;永盛路地铁口肉夹馍店小哥默默贴出“免费吃饼”承诺,传递滚烫心意;城管队员在摊主“脑瘫少年涛涛”暂离时,化身熟稔的“临时掌柜”。

  这些深巷暖流得以奔涌至更广阔的天地,被看见、被传颂、被礼赞,离不开那些平凡却明亮的“发现者”,他们或许是记录“护灯侠”的社区工作者、讲述地铁口肉夹馍店故事的市民,抑或是用手机定格城管温情一瞬的匆匆路人。这些注视与转述本身,已然成为一股重塑靖江文明生态的柔和力量,让微光不再孤寂。

  而这股向善的力量,正吸引着更多青春力量汇聚。自去年“立青计划”品牌正式发布后,靖江以城市之名向青年发起诚意邀约,该计划重点面向青少年成长、青年学习以及青年英才发展三个领域展开,构建起引才、育才、留才的全链条体系。

  青春在这里扎根,梦想在这里绽放,人才与城市正共同书写着充满希望的未来篇章。随着“立青计划”的持续深化,越来越多青年选择与靖江双向奔赴。他们不仅投身于新城建设、智慧农业等发展浪潮,更主动融入这片文明沃土。

  在活动当天的“青创未来”人才分享环节,三位不同领域的青年代表依次登台,用真挚地话语勾勒出青年人的奋斗模样:作为杭州市C类及省级高层次人才,申通“90后”快递小哥李庆恒讲述了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以及与靖江结下的不解之缘;怀揣着对故土的炽热情感,青年社区书记金晶在退伍之后毅然回到靖江,扎根基层沃土,用日复一日的耕耘,亲身见证并参与了“善美靖江”的点滴成长与蜕变;而东南大学博士后张焓昕选择在靖江开启崭新篇章,分享他在新智造平台建设与运维工作中的探索与成就。

  他们不仅传递了个人的理想与情怀,更生动诠释着靖江这片热土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他们的故事,正是无数青年奋斗者选择靖江、扎根靖江、建设靖江的生动缩影。如同褪去空少制服选择摆摊创业的烧烤摊主游显杰,在烟火气中闯出新天地;如同“95后”新农人冯枫回到家乡沃土,用汗水践行着三代人“以农报国”的铿锵誓言;亦如退伍军人叶青,将战场上的坚毅带进面包房,在甜蜜事业里开启人生新篇章……这些新生代力量同样正以发现者的敏锐、传播者的热情、践行者的担当,为“善美靖江”注入澎湃不息的青春活力。

  有生气

  文化滋养  孕育精神地标

  文化向来是文明建设的灵魂所在。

  傍晚时分,光明村乡村会客厅热闹非凡,二十四节气专场文艺汇演在此拉开帷幕。从春分簪花宴的戏曲锣鼓,到立冬鱼圆宴的灶火炊烟,节气文化不再是泛黄的农谚,而成了村民自编田歌民舞、共话邻里温情的生动载体。

  这正是靖江深耕文明沃土的缩影。近年来,街道依托分布在各村社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礼堂(家园)、知青馆等前沿阵地,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精准送达。在这里,“送戏下乡”的锣鼓声常在礼堂回荡,“文化走亲”让兄弟区县、镇街的技艺有了交流的舞台,“你点我送”的乡亲点单,把精彩的节目送到家门口,文化服务如涓涓细流,不断提升着善美靖江的温度与质感。

  行走在靖江的街头巷尾,文化不是高悬的标语,而是融入呼吸的日常脉动,滋养着人心。近年来,街道深挖各村社的历史底蕴与风土人情,围绕打造“一村一品”文化品牌精准发力,为每个村社量体裁衣,“缝制”出独具魅力的文化内涵。从光明村的二十四节气画卷徐徐展开,到东桥村“童桥同行”农耕文化节里的欢声笑语,再至小石桥社区十二色彩坊的斑斓跃动……文明建设的成果,最终体现在百姓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上。这份“参与感和获得感”,也生动体现在去年完成的村歌(社歌)全覆盖中,千户传唱,唱的是乡愁,也是新貌。今年,靖江街道将实现“村晚”、村运会全覆盖,让属于村民的舞台越筑越宽广。

  更深的“生气”,源自文化血脉的赓续。区文化特派员带领靖江三小学生共同演绎韵律操,成了仪式现场动人的开场。舞台灯光亮起,一招一式,都透着一股蓬勃的朝气。这不仅是艺术的展示,更是文明基因在少年心田生根抽芽的生动见证。

  这份舞台上的“小荷初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精心浇灌培育。绍剧非遗进校园活动在靖江三小已开展多期,由萧山区文化特派员、绍艺中心副主任楼炬老师亲临授课。如今,绍剧正以“快闪”的形式在靖江街头巷尾绽放。机场候机厅里,一段铿锵鼓点突然奏响,让匆匆旅人驻足凝望;村社广场上,高亢曲调不期而至,为傍晚纳凉的村民送来惊喜。这流动的戏台带着六百年传承的底蕴,悄然融入市井生活,在方寸之间激起阵阵文化涟漪。每一次不期而遇的演出,都是古老艺术与现代生活的美丽邂逅,更是文明薪火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

  接地气

  深耕实践  培育文明新风

  靖江的街巷脉搏里,跳动着一种无需刻意找寻的文明韵律,它并非节日特有,而是浸润在日常点滴、流转于四季晨昏的城市底色。这背后,是靖江深化文明实践、提升全域文明的系统布局。

  活动现场,立青少年志愿服务队、善美速递志愿服务队等10支聚焦不同群体、覆盖多元领域的志愿服务队伍正式亮相,这标志着靖江的志愿力量正从“星星点点”走向“连线成片”,把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送到不同群体的心坎上,把互助、友爱、奉献的文明风尚,更扎实地吹进靖江的街巷里弄。

  在靖江,这份温暖人心的力量,还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了城市里穿梭不停的“奔跑者”。就在不久前,“和力暖融 顺新而动”志愿服务项目正式发布,同步成立“爱心驿家·新邻速递队”,设立“和光少年成长营”,为新就业群体及其子女提供更多权益保障。

  不仅如此,“美家美户”美德工作室依托“慈善义工之家”拉起的“美家美户帮帮团”,或是组织邻里茶话会分享好家风,或是搭把手帮衬困难家庭,用一场场热热闹闹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那些写在纸上的美德,一点点揉进了街坊邻里的心窝里。而在“向光而行”美德工作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在被充分展现,在助力视障人群在黑暗中奋力“追光”的同时,形成“助人者受尊重,受助者有尊严”的社会风尚。

  要让文明新风扎根生长,关键在于融入日常实践。活动当天,“星河联盟”正式成立,首批“善行合伙人”正式签约,同步发布招募计划,向全体靖江人发出共建共享的邀约。与此同时,一张覆盖更广、着眼更长远的文明建设“路线图”也清晰铺开,“靖善靖美”全域文明提升十大行动正式发布,这意味着靖江将更加致力于以系统之力深耕厚植,从心田浸润到环境塑造,从个体榜样引领到群体契约共建,从文化血脉赓续到未来公民培育,编织一张涵育全域、滋养日常的文明之网。每一项行动都是落向实处的一支画笔,共同晕染着“善美靖江”的深邃底色,让文明新风真正融入靖江的寻常巷陌、万家灯火,共同铺展更有质感、更富温情的家园图景。

  当街头巷尾普通人的善意被看见、被呵护,当返乡青年的热情在社区服务中闪光、在田间地头扎根,当古老技艺在年轻人手中焕发新生,当一次次文明实践的尝试在邻里互助中开花结果,“善美靖江”便从一个个动人的瞬间,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微光成炬,星河长明。这道文明之光照亮靖江街巷,它映照着青春奋斗的炽热面庞、凝聚着八方英才的智慧结晶,正携着这座新城独有的温度与韧劲,向着更具丰盈、更富内涵的未来,坚实迈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从“微光守护”到“星河联盟”~~~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太阳花
   第08版:教育
靖江奋力绘就文明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