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4日 星期六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声胜有声

  文/阮骏琳

  早些年,我就想写篇关于“父亲”的文章,无数次在脑海构思框架,却迟迟不曾动笔。因为“父亲”这个角色于那时的我而言是无法理解,无法共鸣,更无法感同身受。直到许久未见的父亲,把亲手烧好的鱼肉拿给我,他的双手有些颤抖,默默转身离开时背影已不再是熟悉的倒三角,那消瘦的身形,凌乱的白发,在阳光里显得格外刺眼……那一刻,我心中莫名地涌上一阵心酸,眼眶情不自禁地开始湿润,脑海里关于“父亲”的记忆排山倒海向我扑来。也正是此刻,我明白,我很想写一写关于自己的父亲。

  我是儿子,从出生开始就特别调皮。我总是不好好吃饭,父亲实在看不下去就把我拉进小房间一通教育,我的态度又不以为然,我也听不懂他讲的那些大道理,那么接下来就是一顿戒尺教育,直到屁股生疼才明白“不听话就要挨打”。这是我最初对父亲的印象——“很凶”。

  是的,我很怕他。全家都比较宠我,唯独父亲成了反差的存在。可能和大多数家庭一样,我的父母扮演着“严父慈母”的角色,也不知道是不是两人有过商量,总之父亲对我的“严”是真真正正让我“害怕”的。以后的日子,我仿佛总在和父亲“斗智斗勇”。寒暑假我独自在家没人管,他去上班我就偷偷看电视,哪知有次他半路杀个“回马枪”,我躲都来不及,迎来的又是不出意外的一顿戒尺教育。之后,我就会掐着父亲上下班的时间点,有时候一边看电视一边还要关注车棚关门声、上楼脚步声等场外动静;考试没考好,自己就模仿父亲的笔迹签字代表已阅,拙劣的模仿又怎能逃过老师的慧眼,父亲知道后又是一顿戒尺教育,从此只能上课乖乖听话,不敢再在书本和试卷上模仿父亲的签字笔迹;上中学时有些叛逆,我问母亲要零花钱买了一身跳hiphop的非主流风衣和韩版阔腿牛仔裤,父亲看后非常不悦,脸一下沉了下来,眉头紧皱又对我一通教育,警告我不准穿这身去上学……

  多年后回想起那些往事,尽管父亲没提为何当初要对我经常用戒尺教育的原因,但我心里都懂——这是身为“父亲”的无奈。毕竟那时候我还小,大人讲道理我听不懂,又非常排斥外界对自己不认可的声音,完完全全活在自己遐想的快乐世界里,甚至有时分不清对与错,或好与坏。这种情况下,身为父亲的他为了不让我走“歪路”或“邪路”,只能用最简单最直接的纯物理攻击的教育方式,让我明白任何事的底线在哪。

  父亲的爱是无声的。就像他上班明明可以选择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为何还要骑一小时车程回家?因为我在家里,他要赶回家给我烧饭。他不善言语,也不常和我开玩笑或者玩幽默,甚至不记得小时候是否有给我买过玩具,但他见我喜欢滑旱冰,就将一个月的奖金给我买了当时最时髦的旱冰鞋。

  父亲虽严,但骨子里透着一股强烈的家庭责任感,自带正气凛然的气质,眉宇间有一道很深的竖痕,或许是他经常皱眉的缘故,总之男人该有的硬朗他全有,很实在也很踏实,这与他持之以恒的自律是有关联的。自我有记忆起,家中一日三餐都是他烧的,每月大部分工资和奖金都交给了母亲,自己只留下一点买菜的钱。我不记得他主动给自己买过衣服、裤子或鞋子,只记得他总是穿我穿剩下的,甚至是我高中的校服,在我毕业好多年后却依然见他穿起过。

  从我去读大学开始,我对父亲早已不再是“害怕”,而是“感恩”。很多事我知道他不会开口,但我还是读懂了全部。比如他住院做手术时,除了告知母亲以外任何人包括我都瞒着。或许旁人不理解,但我深知这是父亲所谓的“大爱”。他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爱给予母亲和我,小心翼翼呵护着,又怕打扰我也怕麻烦我。

  虽然父亲自诩“怕麻烦”之人,但对我的照顾和爱是极其细微的。在我工作遇到困难时,他会以过来人的经验孜孜不倦地引导我,为我排忧解难;在我想吃他烧的鱼和卤牛肉时,他会提前一天起个大早跑上三家以上的菜场比较菜品后再买回来给我做菜;他还会观察我的兴趣爱好,又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间节点,挑出一个意想不到的由头,送给我那种能精准击中我心的礼物。我想,或许这就是他表达爱的独特方式吧。

  我的父亲不善言辞,可他给予的父爱,却是我一生都无法用言辞表达的。哪怕我们并非时常见面,可父亲的爱已然渗透进我身体的每一处细胞,悄无声息地滋生,而他,却悄无声息地老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天下
   第03版:文化 乐活
   第04版:影像
无声胜有声
刀尖上的暖
地球online之父亲扮演企划
生日,女儿送我两瓶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