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俞楠 实习生 朱淑颖 通讯员 杨园园)在城厢街道东白马湖社区的自由书屋里,一群戴着小黄帽的身影正在里面忙碌——他们或弯腰擦拭书架,或细致整理书籍,或认真为漂流书籍贴上标签。
他们是来自悦虹幼儿园的大班段的“小小志愿者”们。孩子们虽然年幼,但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劳动的汗水让他们的笑脸格外动人,一个个忙碌的小身影构成了社区里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这背后,是悦虹幼儿园与东白马湖社区对“家园社”三方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
在这一模式下,幼儿园与社区共同制订教育方式,将社区服务活动常态化,形成每两周组织一次社区服务活动的劳动频率,将孩子们从社区自由书屋的“客人”培养成“小主人”,成为社区自由书屋的长期管理助力者,持续参与书屋的整理维护、图书分类、卫生清洁等劳动工作,维护书屋阅读环境,弘扬劳动精神。这不仅让幼儿园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更进一步推动了“家园社”教育生态的完善,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真实的社会互动中,成长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小小志愿者”。
教育走进社区,课堂从园内延伸到园外,孩子们切身体验劳动、参与服务的工作,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社会、奉献社会的种子。
在活动筹备期间召开的园内会议上,孩子们就已经表现了极高的热情:“我们可以帮社区擦桌子!”“我想整理书本,让书屋更漂亮!”会上经过讨论,各个班级代表认领了各自的具体任务,并绘制出“劳动计划图”,明确了“整理书屋、清洁书架、为图书贴标签”等实践目标。“社区的事情帮着做!”活动当天,孩子们头戴亮眼的小黄帽,在老师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分组行动。
这次活动,对孩子们来说不仅仅是次简单的劳动体验,更是一堂沉浸式的社会实践课。在劳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切身感悟到了“劳动创造美好”的意义。在活动的尾声,一名小朋友感慨:“原来打扫这么辛苦,我以后再也不乱丢垃圾了!”还有孩子大声呼吁:“书屋的卫生大家都要一起保持!”
东白马湖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幼儿园将劳动教育延伸到社区,既增强了孩子们的公民意识,也为社区注入了活力。接下来社区将持续推出更多形式的共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