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醒是人生 最好的状态

  文/陈伟雄

  “有理想有追求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法,不被某一不切实际的理想或追求所折磨,调整选择的方位,更是积极主动的活法。”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人间处方》一书中给青年人的忠告,犹如黑暗中的一束亮光,让人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

  《人间处方》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梁晓声出版的一部新编散文集,写给万千青年的人生答案之书。全书分为四辑,共收录24篇口碑之作。梁晓声用一种客观而不失温暖的语言,为现代社会处于焦虑中的人们拨开层层迷雾,走出精神困境,重获清醒人生。

  梁晓声善于将生活中的琐碎细节巧妙地转化为对人性、情感和人生的思考。他通过自己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那些被人忽略或视为平凡的场景和人物,以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触动读者的心。

  如在《一个加班青年的明天》一文中,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年轻人在工作中为生活所迫,为家庭而加班的无奈与挣扎,揭示了现代青年的生活现状以及成年人的辛酸。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友爱。

  在《紧绷的小街》一文中,作者对小街上各种人物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市井生活的不易与艰辛。他们有卖大馇子粥的东北农村姑娘,有无照经营卖咸鸭蛋的大娘,也有卖风轮的残疾人,他们虽然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狭窄逼仄的小街上,展现出了相互理解,相互体恤,相互包容的品格。“每一处摊位,每一处门面,背后都是一户人家的生计、生活甚至生存问题,悠悠万事,唯此为大。”表达着作者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怀与体恤。

  梁晓声的作品和那些空谈悲悯的文章大有不同。他以一个老者的睿智和担当,为青年人指点迷津,充满着深深的关怀。这种情感力量让读者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温暖,也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启示。

  《理想的误区》一文,梁晓声语重心长地提出:“青少年对人生目标的追求要分阶段,要脚踏实地,倘连普遍都还难以超越,竟终日仰视一些人的极个别的人生,则也许最终连拥有普遍人生的资格都断送了。”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人渴望成功,总是把别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成功标准,不顾实际盲目去追求,最终失去了自己。不要和别人去攀比成功,放低成功的标准,做一个普通人也是一种成功。

  《何妨减之》一文中他又提出,减法的人生也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一个人的人生能动力是有限的,需要将那些干扰我们心思的事情,从人生的“节目单”上减去。人生的价值就是认认真真,无怨无悔地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情。梁晓声的话,犹如人间的一剂良药,为我们化去了烦恼,重获信心和美好。

  梁晓声的作品又充满着真性情,真人格。他爱憎分明,作品触及社会现实,直击灵魂深处。如在《真话的尴尬》中,他直言不讳地指出,说假话的技巧一旦被某些人当作经验,真话的意义便死亡了。真话像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样,是需要适合的“生存环境的”。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活得坦荡、清醒、真实。”感谢梁晓声为我们提供了《人间处方》这本好书,愿我们都能在迷茫的世界里,做清醒的时代人。人生不必四处看,你就是自己的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深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教育
人生如逆旅 幸好有苏轼
清醒是人生 最好的状态
一场江畔边的 诗歌悦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