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童宇倩 通讯员 杨雅芬)这个暑假,热浪席卷萧山,但高温丝毫挡不住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的脚步。最新数据显示,杨之华故居暑期共接待访客超一万人次。其中,7月接待达7968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近7倍,在全区乡村博物馆中排名第二,成为夏日里一道亮眼的“红色风景线”。
杨之华故居位于瓜沥镇三岔路村,是中国妇女运动先驱杨之华的出生地和她少年时期生活成长的地方,也是杨之华和瞿秋白见证爱情的重要地方。六个展厅里,泛黄的书信、旧时的课本、影像资料和珍贵的老物件,静静诉说着她“为女性觉醒而战”的一生——从反抗缠足、争取读书权利的少女,到投身革命、为国奔走的先驱,每一件展品都藏着动人的故事。
讲解员在展板前娓娓道来。说到情深处,语调缓慢而沉静;讲到投身革命的果敢,又掷地有声。游客们常常被她动人的讲述吸引,原本静静陈列的课本、老照片,在她的讲述中有了具体的模样。“听完后,才觉得这些历史不是遥远的文字,是真真切切的人、实实在在的故事。”一位游客表示。
即便正午骄阳似火,故居里仍不时有参观者的身影。有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在“女子读书方可觉醒”展厅里驻足,听讲解员讲杨之华当年冲破旧俗、坚持求学的故事,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也有全家出动的市民,还有机场安检等各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活动。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在老照片前轻声说着:“这位奶奶用一生告诉我们,勇敢追求理想的人,永远值得敬佩。”
“今年暑期人数比去年增长了好几倍,一方面和今年瓜沥镇团委推出的研学路线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杨之华的名人效应,吸引大家前来。”杨之华故居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浙沥红”研学点,杨之华故居的人气背后,是人们对红色历史的崇敬和对先辈精神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