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美琳 朱佳鹏)进入9月,西风槽“插足”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打压了“秋老虎”的嚣张气焰。风夹着豆大的雨倾盆而下,气温也坐上了“滑滑梯”,一头钻入秋日的凉爽里。
好消息是,前半周高温略有缓解。据区气象台消息,本周(1—7日)我区多午后阵雨或雷雨天气,其中今明两天(2—3日)有较明显雷阵雨天气,伴有7—9级雷雨大风、短时暴雨、强雷电和个别小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其他时间多午后分散性雷阵雨。
不过,随着西风槽影响结束,副热带高压将再度合并加强,4日起高温又将反扑,闷热感再次回归。具体来看,今明两天(2—3日)最高气温在32℃左右,4日起气温回升,本周后期最高气温仍可达37℃,最低气温也有27℃。目前虽已立秋,但高温依旧占据“主场”,“秋雨梧桐叶落时”的景象,预计还要再等一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高温让大气中积聚了较多不稳定能量,一旦遇到触发条件,就像“热锅倒冷水”,极易激发强对流天气。这类天气具有“急性子”——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天气要素变化剧烈,同时也有“暴脾气”,可能带来电闪雷鸣、大风暴雨等恶劣天气,甚至导致房屋倒塌,庄稼树木受损,通信交通设施破坏,有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
针对前半周的雷雨天气,建议公众和户外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外出和露天作业,出门务必携带雨具。若遇到强对流天气,应迅速进入室内或其他安全场所避险,远离棚架、广告牌等临时搭建物,雷电期间请避免在室外使用金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