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师大附属益农小学305班 金以诺
指导老师 朱丹萍
暑假的日子就像握在手里的冰淇淋,不知不觉就接近了尾声!这个夏天,我像只忙碌的小蜜蜂,嗡嗡嗡地采了一肚子“快乐花蜜”。
最让我骄傲的是参加了萧山区红领巾讲解员活动。站在萧山抗战纪念馆里,我穿着整洁的校服,胸前的红领巾红得像一团小火苗。面对前来参观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我攥紧拳头大声讲起革命先烈的故事。讲着讲着,眼泪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原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热血换来的!
校外课堂:假日学校里的欢乐调色盘
村里的假日学校,简直是我的“快乐星球”!每天早上背着小书包往那儿跑,脚步都带风。硬笔书法课上,老师夸我握笔姿势最标准,让我心里美滋滋的;篮球课是真正的“撒欢时间”,男生女生分队“厮杀”,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可谁也舍不得下场;防溺水课上,老师教我们把空矿泉水瓶塞进塑料袋,扎紧了就是个简易救生圈,还带着我们去模拟的池塘边演练——“记住喽,遇到有人落水,千万别自己跳下去,要大声喊人,找长棍子递过去”;最爱的是爱国主义手工课,我做的小红船模型,现在还摆在教室最显眼的展示区,每次经过都想多看两眼!
实践探索:科技火花与泥土芬芳的碰撞
红领巾筑梦空间和萧山智慧城市馆的打卡活动,简直像玩闯关游戏一样有趣!跟爸爸妈妈去筑梦空间时,爸爸总爱揪着我比赛答题,妈妈就在旁边偷偷给我比口型,我俩眼神一对,偷偷笑成一团。可跟同学们组队闯智慧城市馆时,画风就完全变了——我们像一群刚出笼的小麻雀,对着会聊天的机器人“哇”个不停,在VR设备前排着队“抢位置”,大家你一句“这个好酷”,我一句“快让我试试”,笑声差点把屋顶掀起来。
“萧山精神”实践活动更让我长了见识。在体验田里刨花生时,泥土顺着指缝往里钻,可拔出来的花生带着股甜甜的泥土香;向日葵丰收时,剥瓜子看着简单,却剥得我手指发酸。老师说:“你们看,咱们萧山人就是这样,一锄头一锄头把荒地变成了良田!”
文化寻踪:指尖触摸传承 行走读懂家乡
最难忘的莫过于益农镇与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文明小公民・假期大课堂”。我们在群围围垦历史展览馆,摸着墙上泛黄的老照片,听老师讲萧山的土地是怎么从钱塘江里“抢”来的;在益农镇城市书房的剪纸妙趣坊,红纸转来转去,剪刀咔嚓咔嚓,我剪的小兔子现在还贴在窗户上;在浙江文学馆,读着描写家乡的诗歌,突然觉得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变得温暖。
这个暑假虽然忙得像个小陀螺,可每一天都过得满满当当,就像装满了糖果的罐子,每一颗都甜到心里。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交到了新朋友,更重要的是,越来越爱我的家乡,越来越觉得胸前的红领巾、脚下的土地,都藏着说不完的骄傲。往后的时光,我还要继续去采更多“快乐花蜜”,让这罐“糖果”装得更满、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