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林飞 通讯员 姚嘉雯
城厢街道俊良社区“良木集”原名“爱心帮帮社”,于2018年成立,曾是社区爱心品牌的经典打卡处。
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小小便民服务点,集小家电修理、修衣服拉链、改尺寸、修鞋等便民服务于一体。“帮帮社”主理人娴熟的技术、惠民的价格,得到远近居民们的一致认可。
随着时间的积累,帮帮社房屋外立面出现破损,杂物堆积,加上没有统一的开放时间,便民服务的初衷打了折扣。于是在今年的微更新项目中,俊良社区决定将这个“乱摊子”改造提升为高效集约空间——“良木集”。
经过几个月的装修改造,“良木集”全新亮相。之前的老旧面貌不复存在,服务场景融合了登山活力阵地与便民服务工位。便民服务仍旧集合了小家电维修、缝纫和钟表维修等,各工位有序排列。剩余的空间则借助途非途户外运动品牌资源,打造成登山驿站,按营地运动风格的场景进行布置,将登山杖、登山包等户外用品上墙,登山活动照片同框展示,充分提升了空间的可观赏性。由此,这里也成为俊良社区西山登山队伍的孵化阵地,是登山活动的集合打卡点。
值得一提的是,“良木集”融入青年空间视觉标识,将社区“活动橙”概念一以贯之,外墙统一以鲜亮的橙色作为底色,一目了然的西山登山点位路线图跃然墙上,社区的特色点位打卡照片拼凑出了属于俊良的独家记忆地图。在“良木集”旁,社区的IP形象“小俊”生动亮相,乐呵呵地守护着“良木集”,这一片小小的空间,彰显着蓬勃的青春生命力。
“良木集”装修后重新开放,受到了不少居民的点赞好评。“以前的‘帮帮社’确实有点旧了,现在改为‘良木集’,重新划分区域之后整洁了不少,一眼就能找到便民项目工位。”前来修烧水壶的居民夏师傅举起了大拇指。
“墙上挂了很多登山用具,我和老头子每天早上都要爬西山锻炼身体,还加入了社区的登山队。现在我们去登山,常常来这里借登山杖,一屋多用,这才是真的惠民啊!”居民张阿姨笑呵呵地说道。
接下来,俊良社区将充分发挥“良木集”的便民集合作用,联合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推出健康义诊、公益培训、邻里互助等惠民项目。依托“良木集”高效集约空间,在小空间嵌入多元服务,打造有温度、有特色的社区服务品牌,真正实现“服务就在家门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