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徐则臣的茅盾文学奖作品《北上》改变的电视连续剧《北上》,讲述了运河边长大的6位年轻人相伴相知共同成长、北上打拼后又重归故里的人生历程。该剧展现的亲密无间、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的邻里关系,让我感到一种久违又难寻的睦邻关系,试问现在还有这样友善、互助、亲密的邻里相处吗?
对邻里关系的第一印象当然是小伙伴们每天一起骑自行车上学放学。谢望和、夏凤华、邵星池、周海阔、陈睿以及后来加入的马思艺,六个小朋友,因住在一个大院,于是从小学到高中,几乎形影不离。有时自行车后座还带人,看到谁被欺负了,就一起帮他(她)出头,讨回公道。
小时候,大家都是步行上学放学的,那种亲密无间、无拘无束、两小无猜的境界,至今仍感觉如一股山溪清泉、山间清风。一起玩、一起跑、一起疯,很多人均经历过,可是现在的孩子们除了起早摸黑、车接车送,除了偶然的旅游外出同行,其余已经很少有这种体验了。
谢望和等因为帮马思艺筹措生活所需的钱,不惜铤而走险去盗一艘废弃船上的油,还没偷着却被逮个正着,好在警察最后放了他一马。不久,又因为替夏凤华出气,去敲打那个影楼的摄影师,结果差点进了监狱。为了赔偿对方损伤费,邻居们纷纷凑钱给谢家,总算保下来,后来他考进了北京重点高校。
而大人们,无论当年运河运输行业鼎盛时期还是运河水运衰落时期,大家一直守望相助、相濡以沫,甚至可以说相依为命。买船,一起拼股;开水上超市,一起加盟;有赚钱的好消息、好渠道,一起享用,一起干;平时谁家有困难,帮着一起解决,都比自己急。马思艺的奶奶身体不好,大家一起照看着;为防止她突然晕倒,大伙儿还演练急救场景。难怪,马思艺对她妈说,虽然,这几个小伙伴没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
从小结下的情谊,让情窦初开的小年轻有了一种情感的基础,邵星池暗恋夏凤华,最终夏凤华与谢望和结婚,但他仍愿意做她的保护神。陈睿一直喜欢马思艺,尽管后来没有结成一对的情节,但亲融的邻里关系,很难再让外面的人占据年轻人的心头一隅。
《北上》展示抑或说揭示的生活层面很多,原生态的运河人家生活、出去闯荡的年轻人之不易、大城市新业态拼杀的残酷及人性多棱的一面,运河转型乃至申遗成功后的文化新生、经历出走迷茫与回归的历程。但我觉得这部连续剧最成功的是重绘了一幅邻里和谐关系图,这人物、这场景、这情感,似曾相识却难以寻觅。或许,是纯朴的年代造就,或许是独特的院落带来,或许是编剧导演对往昔生活的回述,但这种陈述和展现,让观众心底掀起一种对邻里亲情的呼唤、回归。未来,我们的建筑是不是要考虑这种邻里和睦的构建?所谓的未来好房子,不仅仅是一种单体结构的诸多好元素,更有一种重塑邻里关系的巧夺天工、妙手回春、错落有致。
《北上》亮点很多,但贯穿全剧的最大亮点在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