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4天练就“超能力” 还把家乡故事说进镜头里

  本报讯(文/记者 汤圣洁 摄/记者 於泽川)这个暑假,萧山区益农镇30名“红领巾小记者”成了家乡最闪亮的“明日之星”。

  日前,由益农镇与萧山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打造的“文明小公民・假期大课堂”之“红领巾记者站”精英班,在益农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火热开课。

  通过4天7堂专业课程与实践锻炼,孩子们不仅练就了发声、表达、采访等“媒体技能”,更以两场生动实践,展现了新时代“文明小公民”的风采。

  手把手教 “真功夫”

  此次精英班堪称“未来记者孵化营”,师资阵容亮眼——萧山日报、萧山广播电视台的资深记者与金牌主持人组成“导师天团”,为孩子们量身定制课程。

  从发声训练、情感表达技巧,到声调与诗歌朗诵训练,再到节目主持与动漫配音体验,课程兼顾理论与实践:发声课上,孩子们学习气息控制与语音规范;表达课中,通过情感色彩训练解锁“说话的温度”;而采访技巧课则让孩子们提前模拟“小记者”角色,为后续实践埋下伏笔。

  课堂上,孩子们既过了“小主持人”瘾,又在动漫配音课中探索声音的“魔法”,更在导师指导下打磨采访提纲,为实践活动做足准备。

  “实战” 展现成长蜕变

  课程收官阶段,30名“红领巾小记者”以两场实践活动交出亮眼答卷。

  首场实践聚焦“家乡故事”。在“小小讲解员”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化身益农历史文化的“代言人”,在小镇客厅带领大家穿越围垦历史长廊。

  从 1500 年前的北海塘(萧绍海塘)讲起,他们清晰介绍了唐开元年间李俊之主持修堤的典故,以及益农段6.25千米海塘的防御作用。从“滩涂荒地”到“产业新城”,孩子们用稚嫩却清晰的声音,串联起家乡从历史到当下的“蝶变故事”。

  第二场实践则聚焦“同伴视角”。在“小记者出镜采访”活动中,孩子们手持话筒,以“文明小公民・假期大课堂”为主题采访同伴。“这个暑假你参加了哪些益农的假期活动?”“参与后有什么收获?” 面对镜头,小记者们从容提问,被采访的同学则分享了在课堂上学习时的趣事,以及参与“文明小公民”活动后变得更自信的成长感悟。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技能,更播下了热爱家乡、勇于担当的种子。

  从发声训练中告别胆怯,在采访实践中锻炼表达,在讲述家乡历史时增强认同,这场“红领巾记者”之旅,让孩子们在“文明小公民”的缤纷假期里,既解锁了“妙笔生花”“勇敢发声”的技能,更收获了自信与成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家乡“明日之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这个暑期研学实践活动“益”彩纷呈
靖江“青苗成长营”开营 一起解锁家乡宝藏地图
4天练就“超能力” 还把家乡故事说进镜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