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孙周杰)日前,萧山六中专场文艺汇演在时“戴”剧场举行,12个原创节目引爆全场,逾500名观众见证青年参与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咚咚锵——!”戴村镇腰鼓队以百年非遗技艺擂响开场。平均年龄50岁的队员与六中少年同台展示,百年技艺在代际接力中焕发新“声”。紧随其后的舞蹈《Machika》更融入时代青春元素。朗诵《少年》《林徽因与徐志摩诗三首》《小草在唱歌》《青春中国》、小品《明天你想去哪》《长大》《接受》《我记得你就活着》《军嫂上岛》、流行舞《Take The Lead》等节目,都展示了青年态度,引发青春共鸣。
从浙艺职院“文艺赋美”到萧山六中专场,校地共建让青春力量持续注入戴村。学生获得实践舞台,乡村激活文化基因。
“愿一切顺遂,考入理想大学。” “留在家乡,一样可以改变世界。” ……在时“戴”剧场左侧的“时‘戴’青年说”互动宣言墙上,六中学子们书写了一句句宣言。
通过将青年政策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戴村创新推出一系列举措,激发青年持续参与文明建设的动力,形成 “以政策促文明,以文明育青年” 的良性循环。未来,戴村将与萧山六中继续深化合作,拓展 “校地共建” 的广度与深度,为文明建设注入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