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AI+,如何打开社区警务“未来式”?

  ■文/摄  首席记者  蒋超  通讯员  萧公宣

  AI时代,如何用更高效的警务工作守护辖区平安?当“人工智能+”成为高频词汇,AI技术“+”什么?又该如何“+”?

  前段时间,萧山公安“AI+社区警务”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钱江世纪城派出所召开,围绕大模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社区警务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开展深入交流。

  什么是“AI+社区警务”?简单来说,就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全面赋能社区警务实践。近年来,萧山公安聚焦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深度推动AI技术融入社区警务,让“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变得可触、可感、可及,从而有效实现“社区警务智能化、风险防控精准化、群众生活便利化”目标。

  如今,以AI技术为核心的社区智慧警务正从零星的“盆景”变成“风景”,为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AI模型精准预警

  新街街道的新农都物流中心,一辆辆运水产的大货车、小面包车通过“AI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快速、有序进入市场。这个原先“高堵点”的物流中心,如今交通一片通畅。这是萧山公安全力探索“AI+社区警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萧山公安创新推出“一格一警”等工作机制,将辅警力量下沉至全区网格,强化警格与网格匹配联动,进一步做实基层基础工作。但在推进过程中,基层社区警务工作仍然面临着警力不足、要素信息不全、业务纷繁复杂、风险隐患排查管控不实等难题,导致基础工作仍有不少短板漏洞。

  如何在人工智能加持下,让社区警务更加高效便捷、精准有力?在萧山,一项项创新举措已经在群众的点赞声中有了答案——

  两车发生剐蹭,报警后,附近的无人机快速飞抵现场,完成取证、喊话车主尽快驶离;

  进入危险水域及时提醒、车辆违停立即预警、噪声扰民实时监测……数智广播“耳聪目明”,可对十二大应用场景进行全天候感知,即使警力未到,效果依然“在线”。

  “你戴的是头盔,家人等的是你归”生动有趣的头盔警示语,通过人工智能不断调整生成,接地气又有趣……

  走进钱江世纪城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映入眼帘的便是数字大屏上跳跃着的各类数据。这是融指挥平台,也是派出所的“智慧中枢”。借助融指挥平台,派出所实现警情、警力、前端感知等警务工作一图展示、一键支撑、一呼百应。

  数智赋能带来的基层治理变化,让社区民警俞凯航深有感触。由于辖区的二手房交易和租房需求大,过去,他几乎天天“泡”在楼宇里。如今,依托“数字管家”平台,他就能全面摸清租房数量,实时掌握每栋楼宇的最新动向。派出所还为民警们配备智能警务车、集约式单警穿戴装备,让民警在接处警时看得见、听得清、控得住;增添数字警犬、无人机、无人巡逻车、无人船等,用于助力巡逻、救援等。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萧山公安汇总近5年警情数据“投喂”AI大模型,精准分析警情趋势,梳理高发部位、领域和时段。民警据此“对症下药”,开展专项整治,预警行业违规、重点部位、矛盾纠纷风险,全方位监督、治理、化解。

  数字平台优化服务

  市民吴先生通过“警务微信”反映,某道路夜间存在飙车、炸街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预警报告,流转至交警中队处置。

  “在微信上这样一提,马上就有人管,现在晚上终于能踏实睡觉了!”吴先生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加一个警察朋友,多一名平安管家。”在萧山,已有47万人次体验到了“口袋警察”的方便快捷。

  “口袋警察”是指萧山公安应用的“警小爱”警务微信平台。群众可将日常警务类业务咨询、法律援助、简易案事件求助等事项和诉求通过“警小爱”警务微信平台提交。

  前不久,浦阳镇新河口村的李阿姨通过“警小爱”求助,反映一名租客拖欠房租和水电费。接到求助后,社区民警迅速介入。经过民警耐心细致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对于群众通过“警小爱”反映的治安隐患,萧山警方运用AI智能研判算法与语言处理技术精准整理汇总,并迅速推送至相关警种及派出所,开展针对性专项治理,实现问题处理的闭环管理,确保隐患及时化解。

  从“经验决策”到“数据赋能”,“口袋警察”可以是“政策通”,也可以是“老娘舅”,还可以是“智囊团”,让群众享受“零次跑”解决“N个问题”。不仅如此,“口袋警察”还将探索更多便民利民的新途径。

  如今,萧山警方借助AI技术,将无犯罪记录证明、电子居住证办理等业务升级为全流程网办,真正实现群众“一次不用跑”,让便捷服务触手可及。

  VR训练规范执法

  在宁围派出所的VR训练中心,民警张力正沉浸于紧张的实战模拟。戴上眼镜,他瞬间置身于虚拟警情现场。警情任务随机下达,张力迅速响应,拔枪、奔跑、占据有利位置,用标准手势和语言警告嫌疑人。系统实时监测民警反应速度、执法规范性等指标,考核结束后生成评估报告。

  这是萧山公安引入的执法规范化训练系统。该系统涵盖感情纠纷、醉酒警情处置等17类场景,通过智能模拟构建沉浸式虚拟训练环境,并由AI进行质效评估和智能反馈,帮助民警发现自身不足,构建“实操实训—数据复盘—精准补短”的闭环训练机制,有效提升社区民警的实战能力。

  “以前出警到达现场后不敢讲,怕说错或者会有口头禅,现在通过训练后,明确了不同警情的处置流程以及法律法规的准确表述,执法更加专业熟练,心里也更有底气了!”张力笑着对记者说。

  为探索更加智慧高效的公安实战教育训练模式,萧山公安以建设“萧警知乎”警务实战搜索引擎为抓手,全面推动民警、辅警岗位履职能力和执法服务水平提升。

  目前,“萧警知乎”已汇聚公安业务信息1.3万条,形成实用问答条目3400余条、视频课程395个,涵盖社区警务业务的理论与技能要点。在警务通端,“萧警知乎”同步开发了专用App页面,民警、辅警在外执勤执法时,可随时随地进行提问和搜索,进一步推动全员人才队伍建设、全警能力提升。

  结语

  当科技的温度转化为民生的温度,带来的不仅是新质战斗力的跃升,更是守护这座城市安全韧性的强大底气。接下来,萧山公安还将把“AI+社区警务”作为警务工作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支点和关键突破口,持续深化其在基层治理、风险防控、服务民生等领域的融合应用与模式探索,不断推进平安建设。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太阳花
   第08版:教育
AI+,如何打开社区警务“未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