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10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民情双访”到“民心双赢”

临浦镇12户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

  开栏语

  党建引领“一子落”,各项工作“满盘活”。为进一步擦亮临浦党建品牌,即日起,萧山日报推出《临距离·聚星火》专栏,聚焦基层党建工作、干部党性教育、干部能力建设、服务基层一线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鲜活实践,展示党建工作新活力。

  ■记者  童潇潇  通讯员  王丹妮  边程程

  “多亏了镇里、村里的帮助!现在我的心里踏实多了,朝思暮想的新房终于住进来了!”望着自家的新房,家住临浦镇高田陈社区的居民梁阿姨满是喜悦。

  梁阿姨是社区里的生活困难户,丧夫丧子,身体患病导致劳动能力受限,一家人蜗居在老旧危房里,一直憧憬着能够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基层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在开展“民情双访”的过程中,由临浦镇村干部、区级部门、网格等力量组成的“网格走亲小分队”在高田陈社区走访时,敏锐地捕捉到了梁阿姨等人的所思所急。

  经初步排摸,村内和梁阿姨差不多情况的住房困难户共有12户。老百姓对于安居的迫切需求,也成为了走访组的心头大事。但建房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如何破题?为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临浦镇通过区、镇、村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多次开展议事共商,想方设法“螺蛳壳里做道场”,由社区牵头盘整出几百平方米空间,积极协调居民集资建房。

  在建设过程中,走访组经常与设计方、施工方、村民们坐在一起,碰撞出了一批“金点子”。譬如,采用多层叠排设计,既提升了整体风貌,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可节约建设用地约4亩,每户可降低成本约12万元;又比如,通过统建代建模式,解决了农民建房“不会建、建不好、风貌差”等问题,推动了社区农房风貌管控稳健有序……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去年年底,一栋简约耐看的三层叠排完工交付,包括梁阿姨一家在内的6户困难户迎来期盼已久的新房子。这个月,剩余6户居民回迁在即,安居梦即将照进现实。

  从蜗居“危楼”到乔迁“新居”,“梁阿姨们”的圆梦历程,正是临浦镇深入推进“民情双访”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临浦镇全面启动了新一轮“民情双访”工作,以“四访四促”为重点,通过访村社促换届、访企业促发展、访网格促“熟人社区”建设、访群众促民生保障,积极收集民情民意,紧抓快办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顶格办理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实事,让更多“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

  对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助企办事要高效精准。这是临浦镇“助企服务小分队”的走访感受。聚焦访企业,临浦镇紧扣“三大攻坚”行动要求,构建常态化沟通机制,持续提高服务精准度。例如,针对省“千项万亿”项目浙江昱森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订单饱和、投产需求迫切等情况,临浦镇全力争取区住建局、规资萧山分局等部门支持,实施“分栋验收”机制,提前3个月完成一期生产车间装修和设备入场,实现产值、投资等增量数据提前入统。该项目一期已于4月25日投产,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

  聚焦访网格,临浦镇以建设熟人社区、熟人街区、熟人小区为纽带,创新推出了“山阴大爷议事团”、小哥“随手拍”“帮帮团”等品牌和载体,探索出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特色治理之路,最大限度凝聚基层治理合力。今年以来,临浦共有3个项目入选全区“熟人社区”十大破难项目,1个社区入选全区“熟人社区”十大培育点位。

  从企业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发展难题到家长里短,临浦镇始终坚持常态化开展“民情双访”工作,将“有解思维”贯穿始终,固化周二日访、值班日夜访等有效机制,在走访服务中听民声、察民意、解民困。截至5月底,临浦镇村干部已累计走访农(居)户8225户、企业326家,帮助村社、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647个。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评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新媒+
   第07版:公益
   第08版:文化 悦读
吃杨梅不吐核易导致肠梗阻
萧山科创精英羽毛球联赛 “打”出科创新活力
楼塔上榜夏季“活力乡见”主题线路
家校社三方联动 开启共享阅读新篇章
义桥镇打造“Yi起学”公益自习室 点亮居民学习新空间
你点我送
临浦镇12户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