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6月09日 星期一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萧山区住建局

构建“三大体系” 打造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新局面

  ■记者 靳林杰 通讯员 杨苗苗 

  只有把“工作做在前头”,才能把“安全留在后头”。

  2025年上半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防范和化解建设工程领域各类安全隐患,区住建局始终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高位推动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专项整治,强化警示教育,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安全绩效呈现积极态势。

  截至目前,我区共有540个在建工程,总建设面积约3842万平方米。施工现场共有深基坑项目129个,高大支模架24项,爬架13台,在用起重机械1071台。半年来累计对建筑工地开展巡查1280次,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860个,已全部完成整改,其中责令停工整改项目72个,对相关企业实施不良行为扣分共计74分,对违规责任主体约谈37次,移送行政处罚7起。

  区住建局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零事故”为目标导向,通过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创新体系”“服务体系”等三大体系,强化事故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监管、持续推行第三方机构安全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等系列举措,实现核心安全指标的全面达标,为全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夯实责任体系  提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执行力”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筑牢安全根基的关键一环。

  如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区住建局用一份“责任书”说话。目前,区住建局与在萧有项目的267家区内外建筑施工企业、68家起重机械一体化企业分别签订了《杭州市萧山区建筑施工企业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筑起重机械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要求施工企业明确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任务,企业内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在风险识别与隐患治理方面,区住建局积极行动,对建筑工地实行分级分类管控,督促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职责,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今年已组织开展综合性风险评估29次,累计识别新风险点2547个,发现各类安全隐患3894项,其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69项,按期完成整改69项,整改完成率100%。此外,区住建局搭设“评估—排查—整改—验收”闭环管理体系,实现隐患治理全流程标准化、规范化,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是保障安全生产的有力举措。区住建局组织开展重要节庆时段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通过节前领导带队检查,节日期间值班人员巡查,以及节后复工复产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隐患,确保节日期间及节后复工复产期间的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除了重点时段加强巡查检查,区住建局还紧盯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对高处作业、有限空间、消防安全等事故易发多发的重点部位、重点工序进行细致排查。截至目前,今年已累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5次,抽查项目156个,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482处。

  建设工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也在安全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强化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管控力度,提升检查专业性,区住建局不断深化第三方机构参与深度,通过政企合作开展应急演练、“安责险服务”等方式,让服务机构成为建设工程的“守护人”。目前,通过政府采购有深基坑、起重机械及爬架第三方服务机构5家,已对深基坑开展服务344次,检测起重机械设备806台,检测爬架90台。

  此外,区住建局还积极发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协同服务功能。今年,通过为工地提供符合资质的社会化安全服务机构及资深专家队伍,已开展服务1713次,发现并整改隐患10029个,此举也为施工现场增加了一把“安全锁”。

  立足创新体系  提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内驱力”

  萧山有500余个在建工程,面对多样性、复杂性的监管工作,压力巨大,如何更好地做好对工程质量安全的监管?

  为此,萧山专门创新成立专家智库。今年新纳入专家51名,专家库总规模达131人,专业覆盖实现“7+X”体系(土建、安全、装饰装修、钢结构、市政、检测、机电7大基础专业+BIM技术、绿色建筑等新兴领域),其中,高级及以上职称专家占比提升至25%。这些专家深入一线,在桥梁、隧道、超高层建筑等重大项目中,发挥技术“智囊团”的作用,在专业智慧与安全技术之间架起桥梁。

  对于建设工程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管,区住建局同样“大手笔”进行改革,构建了以信用评价为引领、分类监管为手段、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的监管体系,规范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施工单位材料进场检测、混凝土企业原材料和产品出厂检测,对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检测机构严肃查处,带动整个检测行业良性发展。

  萧山的智慧工地建设,一直是杭州乃至全省的样板。“近年来,区住建局以‘技术驱动+管理协同’为核心,推进智慧工地建设。我们围绕建筑工地数字化转型理念,通过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点企业与项目中推进试点深基坑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施工升降机无人驾驶等智能化设备。”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道。譬如,为有效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宁围街道宁安社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项目,主动利用数据赋能,安装AI高处坠落智能预警系统,对主体作业时的临边防护、吊篮等作业时,利用制高点智能球机,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精准识别高处坠落隐患,“24小时不眨眼”的智能守护,改写工地安全管理的模式,也让安全监管更到位了。

  坚持科技兴安,积极推进建筑工地信息化管控,迭代升级在建工地“一站达”信息服务平台。例如在信息服务平台中优化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模块,对起重机械的使用年限进行“红黄绿”分类归集,分别以高中低三级别进行风险管控,每台设备都有自己的“健康档案”,这也为起重机械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障,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确保起重机械的稳定运行。在数智监管上,区住建局开辟了一条新路径,为一线监督人员配备摄像头嵌入式头盔,检查人员佩戴嵌入式头盔,把现场检查的图片、影像资料实时上传一站达云端,实现问题证据固化,破解“现场检查自由裁量”问题。

  在打造建筑工地典型样板引领上,区住建局也铆足了劲。重新修订了《萧山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优良工地评选管理办法》,优化创建标准,积极推广“宁静工地”“清廉工地”建设,通过对标准化优良工地的培育,每年在全区范围内选定并打造2~3个示范观摩工地,通过综合施策、分类指导、强化宣传等举措,在全区营造树立标杆、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我区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水平。

  健全服务体系

  提升建筑工地安全生产“保障力”

  “我们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相融合,以党建引领汇聚力量,也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生产的保障力。”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住建局以“红领筑建”党建品牌构建“党建领航、业务融合、服务项目”的良性格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141个项目开展红色工地建设,涉及党员644名,2个项目获评2024年省“红色工地、文明现场”竞赛优秀。在省“红色工地”建设“六有一好”的基础上,按照“标准+特色+延展任务”的模式,积极推进全区项目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着力于“党建+强阵地、解难题、优服务”,实现党建工作与行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今年6月是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如何让人人都会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如何让这句响当当的口号不仅仅是口号?区住建局在安全宣教上,也开始多点发力。

  对于一线监督人员实施“能力淬炼计划”,通过讲座培训、案例教学、专家带教等方式,全面提升监管队伍的专业研判能力和规范执法水平。对于一线作业人员推行“安全素养筑基行动”,通过理论培训、实操考核、应急演练等方式,增强作业人员的规范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突素养。今年已组织开展深基坑施工安全培训、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培训、建设工程智慧化应用培训等专项培训5次,通过线上“云学习”和线下课堂授课的方式,累计参训人员达1万余人次。

  此外,通过结对指导,区住建局还与镇街、平台公司建立互动平台,通过定期下沉为镇街、平台公司相关安全管理人员授课,加强安全技术指导,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建立“命运共同体”式的良性互动关系,联动防控建筑工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工作。

  在助企服务上,区住建局同样深学实帮。持续深化“每月一解”与“民情双访”工作机制,组成服务团队,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致力于为项目施工破题解难,针对部分项目建筑高度高、工程体量大、工艺复杂等难题,服务团队主动扛起重担、破解难题,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前行。在着力开展帮扶的同时,区住建局也同样把握入企的规范度,每月制定入企计划,以“无事不扰”为原则,平衡监管效能与企业权益,充分利用“综合查一次”行动,在安全生产、扬尘治理、建筑垃圾处置等方面,与区级相关部门和属地镇街开展多部门联合检查,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深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天下
   第06版:太阳花
   第07版:教育
   第08版:专题
构建“三大体系” 打造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