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蒋超) 日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社会政策处处长Usha Mishra一行赴湘湖幼儿园,专访“小芽儿农场”,聚焦“一米视角”,打开“儿童友好”的萧山教育样板。
在绿意盎然的农场里,考察团成员听取了湘湖幼儿园园长徐炜的介绍。“小芽儿农场”——“童”享友好的立体课程空间,以种植为中心,作为劳动基地能让孩子们感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美妙;以自然为课堂,这个融合科学、生命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诗意田园”,让教育真正回归了生活与社区的本源。
值得一提的是,“家园社协同育人教育场景”的湘湖模式,还让家长志愿者成为田间课堂的“特聘教师”,定期入园指导,有效实现了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与融通。
考察团成员边走边看,实地感受课程理念如何落地生根,感知孩子们在“小芽儿农场”快乐成长的生动轨迹。种植园地的“探索者”站在椅子上,比较着玉米秆的高度,将科学的种子埋进求知的土壤;小池塘里的“协作者”提着小水桶,屏息凝神地合围滑溜的泥鳅,在亲水嬉戏与观察触摸中,体悟生物的奇妙习性,感受合作的快乐;创想区块的“艺术家”则穿梭在农场各个角落,捡几片树叶,摘几朵小花,围坐一起感受拓印的乐趣。
“孩子们在真实劳作中解决问题、感知生命,家庭与社区力量被充分激活。”考察团成员纷纷表示,这种打破围墙、协同共育的“湘湖场景”,已经成为生机盎然的“教育大天地”,值得大力推广。
目之所及,皆见童心。未来,湘湖幼儿园将持续从儿童的“平行视界”出发,用自然浸润童年,以协同凝聚力量,让幼儿在泥土芬芳中有节律地成长,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