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于晓
在浙东唐诗之路的源头义桥镇,坐落着山水灵秀的昇光村。倘若择一个高处,在水汽氤氲中看昇光村,昇光村就是一卷水灵灵的诗画,在辽阔中铺展着。这些年,昇光村充分挖掘和利用村里的“现代农业资源”,推出了一条“绿色郊野游”路线。在这条路线上,可以邂逅雅庄园艺、阿咔农园、万头羊基地等昇光村现代农业的“名片”。几乎每天,阿咔农园和他的主人韩益铭,都会在“甜蜜的风景”中静静地等着你光临。
鸟儿啁啾,果树满园,空气中溢满了甜蜜的气息,这“风景”,当然是甜蜜的。也因此,张罗着果园的韩益铭,他所从事的,也是“甜蜜的事业”。草莓季,每年12月到来年4月;蓝莓季,每年5月到6月;翠冠梨季,每年7月……春夏秋冬,阿咔农园,一直青青绿绿在农历中。
这些年,每到草莓、蓝莓、蜜梨等等采摘季,都会有远近的市民,慕名而来,来阿咔感受田园气息,体验农耕和农家生活,当然,更多的是亲子家庭的参与。只是,来此“做一天农人”的游客,来研学的学生,在阿咔农园所体验的,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耕”,而是日新月异的“现代农业”了,他们在阿咔所收获的,也是现代农业的“理念”和“实践”了。
在阿咔农园,阿咔的主人韩益铭,总会耐心地向你解释,对水果的病虫害,如何做好生态防控,为什么水稻和水果种植,必须轮作,还有什么是智能调控……这些,你可能听懂了,也可能听不太懂。但你肯定会觉得,种地,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需要孜孜不倦地探求,只有熟悉了泥土和水果的脾性,才能驾轻就熟,种出“生态”和“品质”来。
其实,为了让阿咔农园能够种出优质水果,韩益铭也是一路摸索着,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种水果,在行外人看着,也许不算太难,但其中的风风雨雨和酸甜苦辣,或许,也只有当事人自己能够体味。
阿咔农园成立于2013年,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了。80后新农人韩益铭,是土生土长的义桥人,也许,是天生对土地有着一种亲近感吧。他向往着“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觉得自己可以在农业上,在家乡的热土上,做出一番事业来。
在阿咔起步时,韩益铭曾一度试种过猕猴桃,以及别的水果,这是一个挑选的过程。慢慢地,阿咔有了自己的定位,以种植草莓和蓝莓为主,探索出了一条集农业技术开发、农事体验与乡村文旅相融合的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你若是有空,不妨认认真真地听一听韩益铭的草莓“种植经”。在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中,不种草莓的你,也一定会受益匪浅。万事万物的“理”,应该都是相通的,种水果的“理”,也一样地会让你,很有启发。
韩益铭说,刚开始种植草莓时,他曾用羊粪做基肥。用上羊粪后,过了一些日子,他发现草莓的叶子,开始发蔫,像是被“烧焦”了。当时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心里只是急。琢磨了许多日,又请教了专家,才知道,是羊粪没有充分发酵造成的。这样,再次碰到相同问题时,他心里就有把握了。我们常说,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从育苗到采摘,种草莓,面临着不确定的天气、病虫害、土壤等等挑战,哪一关掌控得不好,都会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种植的经验,靠专家的传帮带,更在于自己的钻研与探求。经历了才会有经验。种草莓,要做到得心应手,需要长年累月地慢慢将经验积累。
种草莓的日子里,韩益铭的身影,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田间晃动着。白粉病、灰霉病、蚜虫等是草莓常见的病虫害,而传统的化学农药,几乎不能用,因为这很容易导致农残超标。要怎样才能做到“零农残”,种出好草莓?韩益铭采取的办法是,优选品种,现在阿咔农园的草莓品种为“越心”和“越雪妃”,这两个品种,都是比较能抗病虫害的。在虫害的防治上,阿咔农园采用了物理阻隔技术,通过给草莓架设防虫网,以阻断虫子的入侵。当发现有虫害时,还会采取利用“生物天敌”的方式,进行防治。比如,利用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利用瓢虫控制蚜虫等。韩益铭介绍说,这样做了以后,阿咔草莓的病虫害发生率,差不多降低了40%,草莓的糖度,则比以前提升了。
在生长过程中,草莓对温度和湿度,都特别敏感。遇上极端天气,比如持续多日的阴雨,和突然来临的寒潮,这些,都会对草莓生长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控制好大棚的温湿度,除了依赖自己多年的经验,进行调节外,韩益铭还在大棚内安装了温湿度、光照传感器,这样,当手机端实时收到相关数据时,他就可以精准管控了。在持续阴雨天里,韩益铭会启用LED植物补光灯,以及采用双膜覆盖和侧壁通风等,来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在阿咔农园人的精心呵护下,如此“脆弱”的草莓,终于长成了漂亮可爱的“小精灵”,越看越让人喜欢。韩益铭说,种草莓,辛苦么?的确很辛苦。但有了收获,他的心里,也如草莓一般地甜蜜着。最让人欣慰的,是阿咔的草莓,获得了“2024年浙江好草莓”金奖。韩益铭说,获得这个金奖,是对自己多年来种草莓的肯定。这个奖,是实打实地评比出来的。当时,在浙江全省范围内举行了“草莓比武大会”,现场场面很盛大,所有参赛的草莓,事先都被编了号,由权威专家在现场一一打分,最终有95个草莓产品脱颖而出,获得各类奖项,其中金奖为15家。可以说,能评上,靠的都是自己的实力。
这些年,阿咔农园重点做的就是“莓”好文章。除了草莓之外,还有蓝莓。与别人不同的是,阿咔除了少部分大棚种植蓝莓外,还有一片生态蓝莓基地,面积大约30亩,露天种植在昇光村东坞水库附近的一片小山坡上。
上坡,稍微走上一段路,阿咔的蓝莓基地,就在悠然之间出现了。一群山羊,在坡上悠闲地吃着草,人来也不惊。从蓝莓基地再往上,就是一个小水库,叫东坞水库。在蓝莓基地的田垄间穿梭,给我的第一感觉,便是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仿佛带着一丝丝甜味。然后是遍山的幽静,一串串鸟鸣,在幽静中响起,婉转或者悠扬一阵之后,就丢入了蓝莓树丛中。韩益铭说,在山坡上露天种植蓝莓,可以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优势,为蓝莓的生长,提供优越的生态环境。我想,由青山碧水所孕育的蓝莓,品质自然要好得多。
目前,阿咔种植有“奥尼尔”等多个优质蓝莓品种。为了确保生态环保,在蓝莓的培育中,阿咔采用的是有机肥和高钾型水溶肥,而对杂草的清除,则全部采用人工的方式。每当蓝莓进入采摘时节,一树树的蓝莓,缀满枝头,蓝汪汪的,在眼前晃动着,特别惹人怜爱。阿咔的蓝莓,具有个头大,滋味甜,耐贮藏等等特点,很受消费者青睐。
受消费者青睐的,还有阿咔的梨。说起阿咔的梨,韩益铭如数家珍,当然,这梨,就是韩益铭的“家珍”。韩益铭介绍说,阿咔农园所种的梨,最大的特色就是汁水足。你拿刀轻轻一切,汁水就“呲呲”地冒了出来,还特别清甜。韩益铭说,阿咔梨的种苗,来源于浙江省农科院,这梨,是介于翠玉梨和翠冠梨之间的一个中间体,两者的“品质”皆具。阿咔梨的“相貌”,像翠玉梨,圆润,有点类似青苹果,又带点“雀斑”,这个“雀斑”,应该是翠冠梨所遗传的,但你不用担心,这个“雀斑”,并不影响梨的口感与品质。
好梨之“好”,最好拿数据来说话。韩益铭说,阿咔的梨,用甜度仪现场检测,甜度基本上在12以上。而且,阿咔的梨,个头也比较大,称上一称,每个梨,大抵在七两左右,提在手上沉甸甸的。还有,果核很小,至少90%以上是果肉。阿咔的梨,在冷藏后,一般能贮存40天到60天。这鲜洁、甜润、耐贮藏的阿咔梨,主要得益于优选品种,有机种植。
我想,也许,只有种地的人,才能深深地理解,种地是一门大学问。韩益铭说,在他刚涉足农业时,似乎也不会想到,种地,原来也很不容易,经营一家农业企业,一样会遇到许多的“难题”。种地的知识与经验,靠请教专家,靠阅读农技书籍,更靠自己一步一步地摸索,许多事情,只有自己亲历了,才能体会更深,才能一步一步地掌握“要诀”,常常需要经历过多次失败,才能取得成功。
阿咔农园,从成立到现在的十多年时间里,从起步时传统的种植,发展到了现在的“农旅”融合,以一颗草莓和一颗蓝莓为主,用四季的果香,串联起了生产、生态与生活。他种植的水果,主要销售上海、杭州、绍兴等地。一年四季,飘溢在阿咔农园里的缕缕果香,都会时不时地吸引来自都市的游客。亲子游,朋友聚会,中小学生劳动实践,一波波的客人,来阿咔农园度假休闲,体验和回味农耕,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
相对于别的农场,阿咔农园的规模不大,韩益铭说,这也注定,他的阿咔要走的是一条“小而精”的发展之路。他必须用“精耕细作”来赢得市场,比如进一步利用“数字化”培育管理,来提高果品的品质,比如采用新技术,延伸水果的生长期保鲜期,借错峰上市,来提高种植效益。还有选用新品种,来提升和丰富阿咔的“果品”,用优质的产品,去拓展新市场。
说起阿咔的未来,韩益铭充满了信心,他说,阿咔所在的义桥镇,以及昇光村,这些年,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境内也推出了众多的农业观光休闲旅游项目。尤其是昇光村,这些年的飞速发展,为阿咔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很好的机遇。阿咔虽小,也可以“五脏俱全”,在农文旅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韩益铭现在的目标是,通过阿咔人,扎扎实实地努力,将阿咔,逐步打造成新时代“微型农场”的范本,让昇光村阿咔的果香,飘向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