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人大代表“为姚江岸家园南侧斑马线安装信号灯”的建议获居民点赞

过马路告别“步步惊心” 交通信号灯即将“上岗”

  本报讯(首席记者 周珂)“南门马上就要装信号灯,终于可以放心过马路了。中间的隔离带也会留出口子方便我们车子转弯去通惠路,能少开不少路!”近段时间,家住姚江岸家园的居民互相传递着这个好消息,脸上是满满的喜悦。

  姚江岸家园位于育才路以东,通惠路以西,晨晖路以北,是一处拆迁安置小区,常住人口多。其南门主干道为晨晖路,日常车流量大。居民要到达知章公园、萧山区第十一高级中学、萧山爱心老年医院等周边区域,只能穿过南门的两条人行横道。但这两条人行横道均未设置信号灯,导致交通事故频发,甚至发生过亡人事故。

  “车子经过晨晖路(育才路至通惠南路段),有500米长,中间又没有红绿灯,车都开得很快。我们只能等一个没车的当口,再一路小跑才能通过。”为此,区人大代表杨建东通过“民声e”系统提交了“为姚江岸家园南侧斑马线安装信号灯”的建议。

  如何妥善解决人流量和车流量都很大的问题?前不久,区人大常委会监察和法制司法工作委员会了解情况后,邀请了区公安分局领导、交警大队负责人与新塘街道、社区负责人来到路口,现场踏看,倾听百姓呼声。

  “其实弄一条斑马线就够了,再装上一个红绿灯,肯定解决了!”“车多的时候,要等上三四分钟,才敢穿这个马路。”“不只是过马路的问题,我平时车开出来,要再往前开400米才能掉头去通惠路。”……小区居民看到路口身着制服的相关工作人员后,都围上来诉说遇到的实际困难,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解决方案。

  “我们了解到,除了行人的安全问题,交通拥堵问题同样深深困扰着小区的有车一族。”法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南门的两条人行横道都设置了隔离带,从姚江岸小区出来的车子需要开过晨晖路至育才路的这段路,才能掉头去往通惠路,高峰期能开上半小时。

  为真正解决安全和拥堵两大难题,法工委在数次视察后,还与相关部门共同召开了协调会,就群众意见开展可行性讨论,希望设置的信号灯既能保障安全,又能实现车辆分流,缓解交通压力。

  主要的难题在于如何精准设置信号灯。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南门的两处人行横道相隔150米,间隔较近,选取哪里设置信号灯,设置几个信号灯,才能同时协调安全和通行问题,是每次讨论的重中之重,“经过多次研究论证,从专业角度来看,我们建议,取消靠西的那条人行横道,在正大门人流和车流更大的那条人行横道处设置信号灯。”

  结合护航亚运工作,法工委与公安和交警部门多次沟通,就方案优化进行分析研商。“在遵循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我们综合考虑安全性和民生需求,在群众的多元诉求中找到了‘黄金平衡点’。”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改造方案已落地,由新塘街道负责实施:取消姚家岸家园南西侧斑马线,保留且拓宽南门正大门斑马线,并拆除该路段中间部分隔离带,在此处设置信号灯,方便车辆掉头从而达到分流的效果,同时增加照明和监控设施,维持交通秩序。

  如今,姚江岸家园已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社区居民,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点赞:“有了这个红绿灯,以后不仅可以放心大胆地出门,而且从小区出来的车辆根据信号灯指示直接就能左转去通惠路了,可以足足少开400米,早晚高峰至少能节省10分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深读
   第05版:专题
   第06版:天下
   第07版:文化 悦读
   第08版:教育
萧山3家新业态工会获评市级示范
“廉政时评300秒” 基层站所专场活动举行
我区开展亚运保障职工疗休养活动
无偿献血
综合交通创新创业大赛复赛举办
过马路告别“步步惊心” 交通信号灯即将“上岗”
公证助力 破解保管箱“困局”
倪立权:心系民生福祉 助力茶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