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9日 星期五       旧版入口 |  返回报网首页 |   版面导航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区政协委员朱春波

  ■文/记者 朱颖华

  作为全省唯一的“双会之区”,萧山如何既保持大都市中心城区的核心地位,又延续制造业强区的规模优势与内生动力?

  区政协委员、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发局投资管理科科长朱春波,在区政协十五届四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推动城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他认为,“在全区空间资源不足的当下,找寻新的增长点、提高工业质效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加快都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做大规模、做强能级、做响品牌。”

  现代都市工业这一产业形态,有助于实现“城市提质”和“产业升级”,与萧山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能级提升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同与重视。

  从发展困境到参考案例

  写出备受关注的提案

  一直在经济工作一线的朱春波对萧山经济的动态格外关注。2023年杭州市GDP统计结果出炉之时,一组数据触动了他敏锐的嗅觉。萧山“以全市25.5%的工业用地总量,产出全市13.5%的规上工业增加值”,而滨江仅以萧山七分之一的土地产出了萧山三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正值攻读浙大MPA及思考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他,一边学习,一边调研,寻找起破解这一难题的相关资料、研究成果和发展经验。

  他发现,上海在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了都市工业经济的概念。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心城区工业经济往往面临产业、交通、生态等多重挑战。而现代都市工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楼宇里“有产品、无车间”的“实体工厂”,其具有占地面积小、产出效益高等优势,能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带来更高经济收益、有效破解制造业增长空间受限问题。因此,发展现代都市工业是中心城区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有利于城市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层次优化,从而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发展现代都市工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我们萧山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刚好符合。”因此,朱春波把“现代都市工业”写入了自己的提案。结合“浙商中拓光盈,由安装服务转变为生产安装,成为全省首例光伏生产安装项目成功入库上规”“舒彩网络科技,从零售企业转型为自行采购原材料并向生产企业委托加工的模式,实现工业上规,成为全区首家实现贸转工的美妆批零企业”等可参考案例,他建议萧山在产业选择、空间优化、政策制度上发力,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从思维跃迁到行动落地

  看到实实在在的发展

  朱春波的提案提交后,区经信局与其就“发展都市工业经济”进行了多次探讨与交流,并认真给出回复。目前,我区已在都市工业经济培育上破题开路、立柱架梁、探路领跑,相关的创新举措、工作机制、专项行动也在陆续推出中。一系列有效激发都市型工业经济发展新活力的做法,让朱春波感到眼前一亮。

  “内生裂变、工业上楼、贸延工、贸转工、产业链上下招引成长、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试点产权分割机制、推行标准化运营体系……都是非常新的内容。原来的局部个例正在逐步变成固定的路径、经验、模式。”朱春波说道,“尤其是内生裂变,它和招商引资同等重要,已经放到了区级重大改革的高度。我们不仅要从外面招商引资,更要把已有企业扶持好、裂变好、培育好,让已有的企业‘发新芽’,裂变出更多优势项目。从中可以看出全区经济工作思路的跃迁。”说话间,朱春波打开了一份最新的统计表,仅在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定期跟踪的内生裂变项目就有29个。我区的内生裂变型企业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加。

  朱春波相信,在争创都市型工业全域协同发展示范样板的过程中,更多可复制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将在我区诞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时政新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天下
   第05版:湘湖周末
   第06版:梦笔桥
   第07版:湘里坊
   第08版:财经周刊
聚焦“科创+智造”破局 为萧山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工业 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聚焦外贸新动能 共绘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