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首席记者 周珂 通讯员 孔晓睿)生命的奥秘深藏于每一个细胞的精妙运作之中。从受精卵到复杂多细胞生物体的形成,细胞的增殖、分化、功能执行及最终凋亡,共同编织了生命延续的宏伟蓝图。疾病给生命的和谐与平衡带来了挑战,细胞治疗则是以独特视角,从细胞层面修复疾病损伤,恢复生命的自然节奏。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简称科创中心)生物与分子智造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刘夏研究员团队就在从事这项研究。
何为细胞治疗?这是癌症治疗的一种新方向。刘夏解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多为放疗、化疗,通过药物来抑制肿瘤的生长。细胞治疗是采集人体自身免疫细胞,经体外培养实现数量倍增且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后,再将这批具有抗肿瘤能力的‘细胞小兵’回输至人体。”
也就是说,细胞治疗直接作用于病变细胞或利用健康细胞的功能替代,以个性化、高效能的特点,为疑难杂症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此外,又因是利用人体自身的细胞,所以也不会有太大的副作用。
其中,CAR-T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取得显著成就,这也是刘夏团队项目研究的方向,“在实体瘤治疗中,我们发现,构造好的细胞难以进入肿瘤,或者进入肿瘤后受局部复杂环境的影响,‘细胞小兵’就变成耗竭状态,不再能起到抗肿瘤的效果。”
基于此,在该项目中,团队采用创新技术,显著提高T细胞基因编辑效率和细胞生存能力,通过构建体外细胞耗竭模型,成功模拟了肿瘤抗原诱导的T细胞耗竭,基于优化的CRISPR筛选系统(结合了CRISPR-Cas9系统和高通量筛选的实验技术)初步发现多个T细胞调控的新元件,为防止CAR-T细胞功能耗竭提供了新的策略,从而创新细胞疗法,为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让基础研究服务应用于临床,是刘夏深耕癌症创新治疗、探索细胞疗法的初衷。从读博到成为科创中心青年PI,刘夏与T细胞打了十多年的“交道”,在生物学、分子学和免疫学等方面都有非常扎实的基础,医院的工作经历也让她对临床患者诊疗、检验、管理等都更为了解,“在科研和临床两方面的深厚积累是我的优势。把问题在实验室踏实地解决,才能突破临床上的问题。我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了,临床的医生看到了,通过合作就能更广泛地应用在病人身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初心。”